“想必大家都明白,對于扶貧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旅游市場的頑癥、生態環保領域的突出問題,非出重拳不可,非下猛藥不行。但為什么責任總是虛化空轉?為什么工作總是事與愿違?為什么問題總是濤聲依舊?為什么思路措施總是說在嘴上、寫在紙上、掛在墻上?”
不說客套話,不羅列成績,直奔存在問題。12月18日,一場特別的廉政提醒談話會正在麗江市永勝縣政府會議室進行。談話者為麗江市市委書記,麗江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麗江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等,談話對象為永勝縣“關鍵少數”——縣委、人大、政府、政協等全體副處級以上領導。
為了讓談話走心入腦,變壓力為行動,在談話會召開之前,談話方做了認真細致地摸底調查,全面分析永勝縣在黨風廉政建設中存在的深層問題。如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不到位,抓班子帶隊伍不嚴;紀律松弛、作風不實,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有差距等等。
“有的領導干部對全面從嚴治黨認識理解不深不透,只畫圖不施工,問題寫在紙上、措施掛在嘴邊;有的領導干部履行‘一崗雙責’不到位,不重視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對分管部門和下屬不愿批評、不敢紅臉;有的領導干部述責述廉流于形式,應付考核,多以述職代替述責述廉……”說到這些和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格格不入的積弊時,市委常委、紀委書記何玉蘭語氣變得十分嚴厲。
也許是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會議,也許是列舉的問題切中了要害,30多位談話對象頭也不抬,埋頭記錄。
永勝縣是麗江市農業大縣,同時也是國家級貧困縣,根據麗江市扶貧辦的統計數據,2017年永勝縣有2445戶9245人脫貧,精準脫貧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人民群眾的期待依然有不小的差距。市委崔茂虎書記在談話會中嚴肅地指出,永勝在精準扶貧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因村因戶使策還不完全精確,脫貧質量不高,貧困群眾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不足,產業發展依然是脫貧攻堅的短板,資金和項目的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檔案資料管理不規范,政策責任落實還未完全到位。
要把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離不開鄉鎮紀委的認真履職。2017年4月,何玉蘭帶領調研組深入到永勝縣片角、濤源、魯地拉、期納、程海、三川等鄉鎮就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結合調研情況,何玉蘭在談話會上說:“部分鄉鎮紀委‘三轉’不徹底,鄉鎮紀委書記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有的鄉鎮紀委書記輪崗交流頻繁,剛熟悉一些紀檢監察業務又被調任其他崗位;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薄弱,對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工作指導督促不夠,不會監督、不敢監督的問題依然存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時有發生。”
向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開火,也是這次談話會的應有之義:“有的領導干部習慣層層轉發文件、層層重復召開會議,只注重安排而不注重落實,工作著力點不牢、路子不寬;有的領導干部充當‘傳話筒’、‘二傳手’,不主動思考研究問題;有的職能部門把握脫貧攻堅政策不精準、了解實情不深入,實地調研指導流于形式,造成材料重報、數據打架……”
十足的辣味,見人見事的批評指正如一劑發汗藥,部分談話對象面龐赤紅,額頭冒出了一層細汗。
如果只列舉“病癥”、分析“病因”,不開出“處方”,談話會就難避官僚主義之嫌。
“講政治從來都是具體的、實在的、嚴肅的,必須把‘四個意識’植入腦海、融入日常,落實到崗位上、體現在行動上……”
“作為領導干部要不斷追問政治理想牢不牢、政治方向對不對、政治立場穩不穩、政治紀律嚴不嚴、政治效果好不好……”
“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一把手’要負總責。要堅持以上率下,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一刻不停歇地糾正‘四風’,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
談話會從認識上、方法上、措施上開出了切實可行的“處方”。
“‘四種形態’說了好幾年了,但真正運用‘第一種形態’達到紅臉出汗目的的,這還是第一次。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變壓力為動力,切實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以新作風展示新氣象。”永勝縣委一位領導說。(麗江市紀委 楊麗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