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臘月,“買年貨”是中國人最樂此不彼地忙碌,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樣樣都要采買充足。
雖然看著擁擠的人群就發怵,但我還是接受了媽媽的分工——買水果。“過五關斬六將”,我才到達我們常去的水果攤。
“老板,車厘子新鮮嗎?”因著小侄女的口味,沒等掃視一周,我張口就問。“哈哈哈,新鮮是一定的,有沒有就不一定了。”老板還是那么幽默。
話音未落,老板便閃進了攤位后的倉庫內,不一會兒伸出頭告訴我缺貨的消息。雖然知道買年貨的人已經排成了長龍,但還是很懷疑從來貨源充足的戴老板會有缺貨的時候,“不會吧,今年的生意這么火爆。”
“哪里是生意火爆,是市場低迷了。”戴老板介紹,要是前幾年,春節送禮、發福利都是常事兒,一進臘月預定年貨的單子便紛紛趕來,很多單位一買就是幾百箱,而且水果品類通常都是單價300元左右的高端水果,很多都不是本地市場常有的,但為了滿足顧客需求,戴老板還是會從外省的批發市場發貨。現在,顧客基本是周邊的住戶,銷售也轉向了零售,嗅覺靈敏的戴老板自然逐年壓縮了進貨量,而且進貨種類以本地水果為主。所以,我要的車厘子自然在壓縮的行列里被搶完了。“說來說去,還是因為你們公務員的福利沒有了。”戴老板又開起了玩笑。
“不是沒有了,是規范了。”我趕緊告訴戴老板,現在我們統一執行全國總工會關于福利發放的規定,單位工會在法定節日時會向職工發放與節日有關的價值300元以內的慰問品。“自然,高檔水果我們是消費不了的。”我也呵呵笑起來。
其實,戴老板的這席話也不是空穴來風。為了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沾益區先后出臺了《領導干部改進工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實施辦法》《區級領導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實施意見》,明確全區領導干部嚴禁用公款相互送禮,嚴禁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禮品,并且將個人執行情況向年度民主生活會報告。同時,區作風辦抓住時間節點,開展每月2次的明察暗訪,對發現的問題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對于頂風違紀的行為嚴肅追責,持續釋放越往后執紀越嚴的信號。
自區委啟動巡察以來,違規發放津補貼也成了巡察的重要內容,對于發現的執行紀律不嚴的行為勒令相關單位退出違規享受的福利待遇,并以巡察反饋新聞稿的形式向社會公布,倒逼單位自覺遵守紀律。
其實,水果攤的出現本也不是為了職工福利、為了贈送節禮準備的,而是讓人民群眾品嘗來自大自然的甘甜味道。所以,它是否能夠創收也應該來自國民消費能力,而不是公款。當然,戴老板口中的市場低迷也僅僅是作風建設后的短暫不適,清爽的干部作風才是恒久的時代聲音。
我相信,這小小水果攤上的“廉味”一定會乘著春風,徐徐吹進千家萬戶,化成最清冽的味道。(沾益區紀委 黃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