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上小學四年級了,她是年級里唯一的“大隊委”,小小年紀的她還不能準確地說出“大隊委”究竟是個怎樣的職務、究竟該干什么,但她堅信“大隊委”是班里最厲害的“官兒”。
剛戴上隊標的時候,女兒很是神氣,每天上學前都要檢查一下,生怕自己忘了戴。有一天,女兒放學回來顯得很失落,把“大隊委”的隊標從衣服袖子上一把扯了下來,扔在一邊。咦,這可是她最引以為傲的隊標,怎么扔了呢?
“這個‘大隊委’一點用都沒有,老師和同學們都還欺負我!”還沒等我問,她就迫不及待地跟我訴起苦來。
“我桌子旁邊的紙屑不是我丟的,可楊老師不相信我,還罰我一個人去沖廁所。”女兒的小臉脹得通紅,我都能感覺到她鼻孔里在使力地吹著氣。
“紙屑就在你桌子旁邊,你看到是誰丟的嗎?”為了能夠當個公正的“法官”,我開始細細地了解案情。
“是羅天宇丟的,我看見他丟的!”
“你沒有告訴老師嗎?”“羅天宇平時打人最厲害了,我不敢說他。”
“那你怎么不撿起來呢?”“不是我丟的,憑什么要我撿!”
“別人也丟過紙屑,可楊老師只是懲罰他們掃地,為什么要罰我去沖廁所呢,真是丟臉死了!”女兒越說越激動,竟撲到我懷里哭了起來。
我用雙手擁住她,輕輕地拍拍來安慰她。趁這個時機,我腦子里飛快地梳理著“案情”,并找到問題關鍵,給“案件”準確定性。
這時候,“四種形態”的概念在我腦子里飛快地轉了起來,女兒耍官威擺官譜,且“為官不為”,最終受到了嚴厲的追責問責,是時候讓她清醒清醒了。我決定和女兒開展一次“誡勉談話”,讓她也紅紅臉出出汗。
“知道為什么讓你當‘大隊委’嗎,就是要讓你帶頭去做,還要做給別人看。”我告訴女兒,“大隊委”的隊標不是一個擺設,“大隊委”的稱號更不是用來在同學面前耍威風的。“大隊委”不是高高在上的可以對同學們指手畫腳,而是要為同學們做好服務、去幫助有問題的同學。看到紙屑沒有主動地撿起來,不僅沒有帶好頭遵規守紀,反而給同學們樹立了反面的典型;害怕挨打便對違規違紀行為視而不見,既缺乏正義感又助長了歪風邪風;受到嚴厲懲罰沒有反思自己的錯誤就心存報怨,是責任不清意識不強的表現。
如同工作中各部門的主要領導,為何稱之為“領導”,便是引領、引導,示范帶頭的喻意。尤其在紀律作風問題上,主要領導要發揮“一把手”以身作則、示范帶頭的重要作用。遇事要吃苦在前享樂在后,既有為又能為,不僅自己要做好,還要比別人先做、做得比別人好、帶動別人一起做好;要敢惹麻煩敢攬事,堅定心中信念,堅守肩上責任,勇于擔當、敢說敢做,堅決維護黨的威信和榮譽。
一番“批評與自我批評”后,女兒似乎懂得了許多。不但自己不能丟紙屑,還要教育和監督別人不能丟紙屑,這才是自己最基本、最重要的責任。“我現在知道錯了,媽媽請相信我,我一定能當好這個‘大隊委’的!”
我希望女兒能夠做得越來越好。而我是一名紀檢監察干部,更要時刻謹記率先垂范、敢為人先的道理。不但自己當好廉潔自律的表率,還要敢于和違紀違法作斗爭,敢于扛起正風肅紀、懲貪治腐的重擔和責任,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做一名合格的紀檢監察干部。(隴川縣紀委、監委 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