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人手記】紀律面前誰也不能例外

發布時間:2018-05-28 08:03:01   來源:普洱市紀委

車子沿著彎曲的山路疾馳,初夏的南方,路邊郁郁蔥蔥的樹林間不時點綴著燦爛的野花和成熟的野果,可我卻無心欣賞,滿腦子都在想著如何把手頭紀律審查的案子辦好。

就在3天前,領導找到我說:“現在巡察出來的問題線索很多,人手不夠,需要你帶隊辦理一個線索,這也是轉隸融合后人人參與辦案的新要求。”

在紀檢監察工作,辦理違規違紀“案子”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對于長期從事宣傳工作的我來說,對“案子”并不陌生,但是帶頭承辦“案子”卻是第一次,并且線索反映的是我熟知的一個朋友。

接下來的時間,不敢有半點馬虎,急忙找來相關的工具書籍,把涉及該案的相關條款和規定認真學習梳理,一一記錄在筆記本上。并和隊員們一起制定了詳細的調查方案,經過2天的前期工作,感覺從理論上已經掌握,“紙上談兵”已經成熟,可以進入實戰了。

帶著3名隊員到達鄉鎮時,迎面碰上的正是我們此次調查的該鎮副鎮長張某,張某熱情的握著我的手,并責怪我不來看他,他完全沒有想到我就是奔著他來的。

進入實質調查階段后,才發現該線索遠沒有我們事前意料的那么簡單,涉及到國家上百萬的項目資金在該鎮的賬戶上“停留了”2年,其中的責任單位包括該鎮政府、縣級主管部門城建、環保、設計等單位,主觀原因和客觀因素都存在,各種因素和責任交織在一起,難度遠比我們意料的大得多。

我和3位隊員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起早貪黑往返于縣城和鄉鎮,查閱文件資料、找知情人談話、晚上研究案情……經過3天奮戰,整個案情的脈絡已經基本清楚,主要責任人就是我的那個朋友、該項目的分管領導張某,我知道該是和他正面交鋒的時候了。

第一次和他談話并不順利,他在承認自己分管該項目有一定的責任外,更多的是客觀困難,什么該項目以前沒有做過,沒有經驗可循;涉及部門多,協調困難;鎮財政困難,配套資金不到位等等。第一次談話持續了近4個小時,談話結束和他握手時,感覺他想說什么,但欲言又止,而他心里的不悅已經掛在臉上。

期間也接到好幾個張某邀約吃飯、喝茶、散步的電話,雖然他說僅僅是朋友聚聚,沒有其他意思,我都婉言謝絕,在他還想進一步“交流”的時候,我輕輕掛了電話。我知道,嚴格遵守紀律,不私自會見當事人,堅持自費吃住在政府食堂和接待室等等,這是紀檢監察干部的底線和原則。

第二次談話時,我們改變策略,先和他談紀律、談政策、談國家資金滯留的危害、談黨員干部該有的擔當、談造成的不良影響等,推心置腹,他也談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他該承擔的錯誤和責任,談話結束后,向我借了一本《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然后默默的走了,我能感覺到他認知的轉變。

到第三次我們再找他談話時,他的認識和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承認自己在該項目上工作不到位,責任心不強,存在不作為等違反工作紀律等事實,愿意接受組織處理并決心認真糾正,也表達了今后會嚴守紀律、改進作風、吸取教訓,并在錯誤事實見面材料上簽了字。

當整個事情辦好,準備回單位“交賬”的時候,我主動找到他,和他握手道別,他紅著臉對前幾天他的“出格”行為向我道歉。我說,“作為黨員,在紀律前面誰也不能例外。”從他握手的力道和眼神,我讀懂了他欲表達的意思和我說的一樣。(普洱市紀委、監委  劉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