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一早,帶發燒的女兒去醫院看病,掛號的隊伍排著長龍,緩緩向前移動。馬上就要輪到我們時,一名衣著講究、形體富態的中年女子徑直走到掛號臺,對掛號員笑著說:“小楊,今天是你上班呀!”然后悄悄遞上醫???,不多會兒便遞出一張號。隊伍里開始竊竊私語,有人小聲指責著:“插隊誒!”“怎么可以這樣!”“不守規矩!”……中年女子白了大家一眼,拿著號一甩頭趾高氣揚地趕往門診,掛號的醫生則把頭壓低不語,繼續為大家辦理掛號。
女兒仰起臉問我:“媽媽,幼兒園的老師教我們要按順序排隊,她為什么插隊?”是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應該遭遇過插隊,亦或是自己插過隊。這在大家心中可能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舉動,以致大家都覺得如此普遍,心里都知道這是不對,但真正做到不插隊或站出來制止的,又有幾人?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鼻О倌陙?,它不僅是奉勸世人的金玉良言,更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之言。“規矩”,與人們的生活工作緊密相連。譬如,紅燈停、綠燈行,車輛行人靠右行,這是交通秩序的規矩;尊老愛幼、夫妻互敬,家庭和睦相處,這是每個家庭的規矩;《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這是我們黨員干部必須遵守的規矩。
人不以規矩則廢,國不以規矩則亂。行人若不守規矩亂穿馬路,可能引發交通事故造成傷亡;國家工作人員若言行不一,政府公信力必然下降,百姓不再信任;司法工作人員若不守規矩,徇了私情,便會出現冤假錯案……這些大大小小破壞規矩的行為,有的違反了道德,有的違反了法律,但最終都失了人心,破壞了公平正義,影響了社會和諧穩定。
小事不守規矩,大事談何法治?大是大非,人人看得清,辨得明,而恰恰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一些細節,人們認為無傷大雅,感覺可以通融,規矩往往被忽視,而有時恰恰是這種忽視成為引發禍端的源頭和漏洞。
我們的傳統是重人情、講關系,有時候你堅持了原則,親朋好友卻認為你心高氣傲、六親不認,甚至還有些人譏諷守規矩的人迂腐、死板。就如同今天掛號排隊的隊伍中,焦躁不安的孩童、大腹便便的孕婦、因病痛不斷呻吟的老者,哪一個都比中年女子更急需醫生的診斷治療,可他們都守著規矩排著隊,結果卻遭受不公對待。若規矩不能保護守規矩者,誰還會守規矩?執紀者都不敢制止破壞規矩者,誰還會信規矩?
“善禁者,必先禁其身而后人”,要真正做到讓大家都守紀律講規矩,必須是讓自己先做到守紀律講規矩后要求別人一樣。作為黨員干部的我們,任何時候必須自覺地把自己置于規矩之內,把規矩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鐫刻在自己的腦海里,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作為紀檢監察干部的我們,作為執紀者,更是要在守紀律講規矩上樹立更高標準,轉變“好人主義”“獨善其身”“法不責眾”等等錯誤觀念,做到敢于監督、善于監督、勤于監督,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進一步強化紀律規矩意識,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讓人們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為人有規矩、做事守規矩、當官重規矩,守住了規矩,也就是踐行法治,用法治確保不讓守規則者“遭殃”。
我和女兒說:“插隊是不對的,我們不學她!媽媽今天也沒有做對,再遇到插隊的,媽媽一定會出聲制止,希望你以后監督媽媽?!笨粗畠阂苫蟮难凵褡優閳远?,我心中的那份信念更堅定了,忠誠堅定、擔當盡責、遵紀守法、清正廉潔,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被濫用、懲惡揚善的利劍永不蒙塵。(隴川縣紀委、監委 羅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