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的扶貧歷程,是辛酸的,也是幸福的。
今年3月,剛進入紀檢監(jiān)察系統(tǒng)的我被單位選派到大關縣天星鎮(zhèn)綠南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沒有半點駐村經(jīng)驗的我被安排到了駐村工作隊隊長的崗位上,這無疑讓我倍感壓力。
剛到村上的第一天,本想大體了解一下綠南村基本情況,打開陳舊的抽屜柜,卻發(fā)現(xiàn)村情檔案資料匱乏,到戶信息完全空白,沒有系統(tǒng)的文本資料,想“打入內(nèi)部”無從下手。面對村里幾個老干部,我的臉一下子竟像熱鍋上的螞蟻,刷一下紅了起來??墒羌热粊砹?,就要把工作干好,接著我就接受了第一項任務——梳理全村基本情況。綠南村建檔立卡貧困戶695戶2877人,貧困面大,走訪不是一蹴而就,于是我制定了一個月的走訪計劃,以村委會為中心、往四周散開的形式開展走訪,一有空就挨家挨戶與村民“拉家常”。這一個月,走爛了帶來的兩雙運動鞋,腳底也被磨了好幾個水泡。功夫不負有心人,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得到了當?shù)厝罕姷馁澰S,踏實干事的態(tài)度快速拉近了與村“三委”所有干部職工的距離,同時也詳細制定了一本涵蓋全村每戶基本情況“綠南村攻略”。
在走訪的第一天,我來到了涼風村民小組張會芬的家,她身患殘疾,與她說話時才發(fā)現(xiàn)張會芬只會使用苗語與人交流,于是我找了漢苗語都會的社長,通過漢語苗語相互翻譯,了解到她丈夫王時章因病去世,自己患有殘疾無力供養(yǎng)11歲的孩子上學,看著黑黑瘦瘦、滿眼淚水的張會芬,心里百感交集,總想為她做點啥。
回到村上,我與村委會商量溝通后,決定在“社會扶貧APP”上為其發(fā)布幫助需求,由于是第一次使用這個APP,不清楚效果如何,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我們把張會芬的身份情況、困難問題、銀行卡號等詳細情況發(fā)布到“社會扶貧APP”上。果然是人多力量大,目前就已籌得善款9000余元,我第一時間拉著社長把這個好消息轉(zhuǎn)達給了張會芬,雖然聽著完全聽不懂的苗語,但從她激動的眼神我看到了真誠的感謝和久違的喜悅。這筆善款解決了張會芬一家的燃眉之急,事后,每每路過張會芬家,她都會用她那瘦小的胳膊向我招手,示意我進屋坐坐,雖然聽不懂她說什么,但是一進屋她就趕忙端來了剛煮好的馬鈴薯和一杯熱騰騰的白開水,看著冒著熱氣的白開水,一股暖流緩緩流入心田,簡單而真誠的舉動讓我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也更加使我更加融入綠南村這個“大家庭”。
看到張會芬的孩子背起書包高高興興的走向?qū)W校,聽著龍?zhí)链迕裥〗M一聲聲的感謝,我感覺人生的價值得到了體現(xiàn),內(nèi)心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溫暖,付出再多的辛勞都是值得的,因為收獲大于了付出。
扶貧路上幸福多,扶貧任務是艱巨的,但為群眾謀幸福帶來的獲得感遠大于付出的艱辛。
在走訪中,龍?zhí)链迕穸鄶?shù)反映因小組地理位置較遠,難以架設電線輸送電力,一些電桿已東倒西歪,存在嚴重安全隱患。28戶村民因一農(nóng)戶始終不同意從他家土地里架設電桿,導致改造工作被擱置,村民們不得不繼續(xù)使用1元多1度的舊供電線路。回到村委會,我拉上好幾位熟悉村情的老同志和我跑到這個農(nóng)戶家,一開始他很排斥,總覺得在自家地里架設電桿會損害他的土地使用權,把我們攆了出來。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那之后我就天天往他家里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終于這樣持續(xù)了一星期左右,他終于松口了,最終同意了無償在自己地里架設電桿,我長舒了口氣。
目前電線改造工作已完成,龍?zhí)链迕裼蒙狭税踩?、便宜的供電。夜幕降臨,從村委會眺望遠處那點點“星火”,好似一團小火苗點燃了我的整個熱騰騰的心臟,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被牢牢刻在了我的心上,更加堅定了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信心。我堅信,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有腳踏實地的行動,綠南村脫貧出列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xiàn),綠南村人民的幸福生活就一定能實現(xiàn)。
半年的駐村工作,重新賦予了生活和幸福的含義,讓我明白了其實有一種生活叫“綠南村”駐村,有一種幸福叫為人民服務。(大關縣紀委監(jiān)委 鄭朝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