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省紀委網站看到一篇文章《良心哪兒去了?》講述文山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王復蘭同志到喜古鄉車期村委會檢查脫貧攻堅工作,駐村工作隊長任某說不清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戶數,讓其帶路入戶了解情況卻找不到貧困戶住址、搞不準家庭人口數,另外還發現為殘疾貧困戶修建的房子達不到遮風擋雨的要求、另一戶加固改造的房子從4月至今尚未粉刷墻壁無法入住……
檢查結束,王復蘭懷著憤怒與沉重的心情連聲質問:“我們的良心哪里去了?村委會是怎么安排的?我們要怎么辦?是否向上級請示報告過?”她在村委會進行了一場語重心長的“提醒談話”,并強調“脫貧攻堅工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良心工作……要用心、用情工作。”
王復蘭被稱為紀檢“鐵娘子”,去年曾榮獲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從此次檢查來看,她事先沒打招呼,讓駐村工作隊長猝不及防;直接入戶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在提醒糾正的同時督促整改,體現了一名領導干部的務實作風。而“脫貧攻堅是良心工作”的肺腑之言,入情入理、情真意切,不但催人奮進、讓人深思,更讓人感受到了紀檢“鐵娘子”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
作為一名紀檢干部,本人也有幸參與扶貧工作。石林縣紀委在脫貧攻堅中掛鉤幫扶板橋社區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起初領導安排我掛鉤幫扶一戶貧困戶的時候,我心中并不樂意,甚至覺得是有意為難我。而一年多來,當我和其他參與扶貧的同事一次次到貧困戶家中,了解他們的所思所盼,一方面宣傳政策,講形勢、講道理,激發他們脫貧的內生動力;一方面積極協調,出主意、想辦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看著他們建起了新房、修繕了房屋,在縣紀委的資助下添置了各種生活用品,之前破敗臟亂的家變得干凈整齊,舊貌換了新顏;他們結合各自家庭條件,有的開展種植養殖,有的外出務工,不再安于貧困或屈從于貧困,家庭收入增加了,精神面貌轉變了……
我的同事王家智,更是把掛鉤幫扶戶當自己的親人,為長期生病的李大哥尋醫問藥,甚至帶他到昆明看專家門診;我的同事李文翔,為了解決掛鉤幫扶戶的包谷銷售問題,不但聯系買家,還冒著大雨為貧困戶掰包谷,全身淋濕、一身泥漿……每次到他們家中,聽到最多的話就是“感謝黨、感謝政府”,看著他們日子越過越好,愁眉舒展了、笑容增多了,我們也由衷地感到高興。而同事們一點一滴的真心付出,更讓我真切地感受到“扶貧是良心工作”。
不忘初心,首先要對得起良心。如果嫌貧愛富、拈輕怕重,不深入群眾、不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扶貧就扶不出成效,既辜負組織的重托,也愧對自己的良心。只有用心用情把扶貧工作做好,才能真正做到為黨分憂、為民造福,才能確保自己掛鉤幫扶的貧困戶“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如今,石林縣紀委掛鉤幫扶的6戶貧困戶已經進行脫貧公示階段。然而,脫貧不脫鉤,我們將以犧牲在扶貧路上的紀檢同行王秋婷的先進事跡激勵自己,一如既往做好掛鉤幫扶工作,用扶貧的實際成果體現良心、檢驗初心。(石林縣紀委監委 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