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不經意間讀到了德國著名法學家康德的一句名言“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從那時候起,剛正不阿的法官,仗義執言的檢察官,以及能言善辯的律師就成為了我心中的偶像。于是上大學時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法律專業,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法律人。
大學畢業后,2012年我考進了玉龍縣人民檢察院,終于穿上了一身夢寐以求的檢察藍制服。剛進單位,我被分配到了公訴科,工作職責主要是審查案件,提起公訴。當時所辦理的案子基本都是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子還有少部分是本院自偵部門偵查終結或是市檢察院交辦的案子。可以說所有的案子是偵查機關已經偵查終結,我們需要的是在證據和程序上進行把握,對證據不足的部分要求偵查機關補證或是我們自行補證,嚴格審查偵查機關辦案程序,及時發現程序瑕疵。公平和正義是我們法律人心目中的兩把標尺,在辦理公訴案件的過程中我牢牢把握這兩把標尺,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踐行自己“立檢為公、執政為民”的誓言。
2016年國家司法體制改革,單位進行崗位調整,我被調整到了反瀆職侵權局,這對于我來說是一次新的挑戰,雖然之前在公訴部門的時候也辦理過自偵案子,但是都是在自偵部門偵查終結以后我們進行審查。面對崗位的調整,同時也是意味著職責的轉換,從審查思維到偵查思維的轉換。反瀆職侵權局主要工作職責是偵查瀆職侵權類職務犯罪案件,由于瀆職侵權類案件往往涉及到很多部門的規章、制度及工作職責而不僅僅是法律法規的問題,所以每辦理一個案件就需要我們從頭學習這些部門規章、制度以及工作職責,有些時候甚至涉及到專業領域的專業知識。一個案子從問題線索摸排、線索初查、立案到移送審查起訴需要的是每一個偵查人員共同研究偵查方向、偵查思路,相互分工調取證據、詢問證人、訊問犯罪嫌疑人;傾注的是每一個偵查人員的心血。
2018年1月,由于我國監察體制改革,我作為自偵部門的一員轉隸到了玉龍縣紀委監察委。從一名檢察干警成為了一名紀檢監察“新人”。此時,我意識到從此后自己的工作更重要了,必須更加全心全意的完成了,我的工作工作職責由懲處和預防職務犯罪,轉化為執紀監督和監督執紀監察,工作對象也由單一的涉嫌職務犯罪嫌疑人,變化為與黨員、干部、群眾都會有接觸,工作內容由單一學習適用《刑法》《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規則》等刑事法律法規擴展為學習運用黨章、《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黨規黨紀,熟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縣、鄉(鎮)、村貫徹落實執行政策的相關情況。所接觸辦理的案子更是從之前的刑事案件到現在的違紀違規案件。違規違紀案件種類繁多,所涉及的人員復雜,涉及領域廣泛。之前在自偵部門線索初查的時候發現達不到立案標準的案子我們就不再進行立案偵查,而現在紀檢監察室所需要辦理的更多的是這類達不到刑事立案標準卻可能涉嫌違紀違規的案子,剛開始接觸這類案件覺得自己簡直無從下手,而通過將近一年的學習,發現很多時候也需要從法律思維中走出來,需要去適應新的工作職責。
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肩負著黨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紀檢監察干部作為監督執紀問責的執行者,自身更要過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必須秉持忠誠、干凈、擔當的職業價值理念,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缺陷從而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我堅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是激勵自己在紀檢監察崗位上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要增才干、強本領,堅定信念,竭盡全力,才能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強化自我監督,嚴格遵守工作規則,自覺踐行四個意識,開啟紀檢監察事業新征程。認真學習紀檢監察知識,掌握好監督執紀的方式方法,做好紀法銜接,模范遵紀守法,成為一名既懂法律更懂紀律的紀檢監察干部。
雖然達不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高度,但我也會傾盡全力做好自己的紀檢監察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盡一份力。(玉龍縣紀委監委 和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