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在中國人民手中,不可能成為可能”“忍饑挨餓、缺吃少穿、生活困頓這些幾千年來困擾我國人民的問題總體上一去不復返了”……
是啊!回顧歷史的征程,中國曾是一個泱泱大國,也曾是一個任人宰割、欺凌的弱國,但中國不服輸、中華人民不服輸。四十年風雨兼程,四十年的繼往開來,中國富起來了,我們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而改革開放讓這些實實在在的好處真真正正地落實在每一個老百姓身上。
我出生在云南邊陲的一個小山村,以前家鄉很窮,很多家住的都是土坯房,吃的是玉米面,有的全家甚至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小學生上學也很遠、很難,讀書是一件既奢侈又費勁的事。當改革春風吹過這片貧瘠的土地時,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們感受到了共產黨帶來的溫暖和幸福。
現在回家,車能坐到家門口了,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漂亮的新房。家里的電視機越來越大了,家家戶戶都用上了手機。村里的大學生也越來越多,老人的聊天聲、小孩的嬉笑聲不絕入耳,讓人感受到和諧與幸福。
40年春風化雨,40年春華秋實。我們國家始終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高鐵、磁懸浮、支付寶、外賣、微信微博等在不同領域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我們都不由感嘆:中國,的確不一樣了!
40年懲前毖后,40年治病救人。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市相關規定的出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成立,持之以恒正風肅紀,矢志不渝凈化黨內政治生態,更是為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堅實保障。
從邁出學校,看貪官污吏落馬大快人心的“讀者”大軍,到走進社會,成為基層監督執紀問責的“紀檢人”一分子,我的肩上是無限的光榮與自豪。但責任與榮譽并重,使命與擔當同行。在紀檢路上,我們任重而道遠,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實實在在做人做事,慎獨、慎初、慎微,為更多個40年保駕護航。
40年披荊斬棘,40年砥礪前進。我們理所應當為身處在這樣的祖國而驕傲而自豪,但我們更要清醒地認識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一棒跑下去,我們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我們都應有責無旁貸的使命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在各自崗位上兢兢業業,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的奇跡!(水富市紀委監委 段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