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軀造就千畝林——記全國自強模范、保山市隆陽區西邑鄉真峰村護林員楊廷相

發布時間:2018-03-30 08:12:33   來源:保山市紀委

走進楊廷相家里,幾個鄉鄰和我們一樣,是專程前來看望楊廷相老人的。“身體好點沒有,有沒有哪里不舒服?”對于黨和政府的關懷,老人很是感激,嘴上連連說好,臉上不禁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雙腿高位截肢的楊廷相老人不改初心,始終熱愛著這自己守護的這片山林_副本.png

不改初心,始終熱愛著守護的山林

30年風雨堅守

幾十年過去了,真峰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對于大山的堅守,楊廷相自始至終從未改變過。

回想起1987年以前的生活,真峰村支部書記楊學榮感慨到:“真峰村大部分村民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走10多里的山路到緊挨著的昌寧、施甸撿拾柴草,如果因為下雨或者身體不適耽誤了,那么這一天可能就沒有辦法生火做飯,取暖照明。但同村不同樣,村內小新寨組村民的生活就比我們要好很多。”對于不熟悉情況的人來說,可能會覺得很疑惑,但對于西邑人民來說便再清楚不過了。

1991年楊廷相榮獲“全國自強模范”稱號_副本.png

1991年楊廷相榮獲“全國自強模范”稱號

楊廷相是真峰村小新寨組護林員,曾在1991年榮獲“全國自強模范”光榮稱號。入黨46年來,他拄著自制的短小拐杖為鄉親們守護山林30多年,以窩棚為家,以樹林為伴,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挑戰綠化荒山,用他鋼鐵般的意志造就出今天郁郁蔥蔥的千畝林地。如今74歲的他,因為受到身體條件的限制,不能再進林區巡護,但是隔三差五就會與護林員何段楊了解山林情況,他說:“只要知道林子好,身體就渾身是勁!”

支部書記楊學榮說:“楊廷相,殘軀造就千畝林。那種大山般寬厚堅韌的偉大精神力量正是我們共產黨人最為寶貴的傳家寶,是我們全村人學習的榜樣”。1969年,楊廷相因為右腿脈管炎截除了半條腿,次年,妻子因為難產,丟下一個兩歲多的女兒離開了人世。突如其來的災難使楊廷相一度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后因巧合,他接觸了護林員這份工作,重新激發出了對生活的熱情,找到了自己的歸屬感,乃至于后來雙腿高度截肢,他仍然在為群眾守護山林。一晃眼,整整過了30年!

楊廷相拄著雙拐行走在山間_副本.png

堅持不懈,做始終行走在山間的“不老松”

有信念身殘志堅

“天不亮就起,天不黑不歸”,是楊廷相工作的日常。他在林子里搭建了窩棚,每天帶點包谷面、咸菜和水,與林子和大山生活在一起。遇到偷樹和放牛的,他擺道理說事實,及時調整自己的吃飯時間,堅決不讓同一個人進同一片林地犯同樣的錯誤。后來村里完善了村規民約,他更加堅守原則,認樹不認人,哪怕是親戚,都要按護林規定進行處罰。鄉鄰都知道楊廷相鐵面無私,慢慢的,偷草砍柴的人就越來越少了。“那個時候我每天才4.5個工分,只能兌換1斤包谷面,勉強夠1個人吃一頓,日子雖然艱苦,但我覺得十分充實。”楊廷相和我們說,“我很感激黨能夠給我這個實現自身價值的機會,只要我還能動,我一刻也不會離開山林。”“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我因為身體不好,沒有及時收看直播,是后來村里組織宣講活動,支部書記給我講了一些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戰略思想。現在,唯一能夠將十九大精神落到實處的方式,莫過于將這千畝林地守好了,這樣群眾脫貧的日子才會來得早一些,更早一些,才對得起黨的恩情!”

隆陽區西邑鄉真峰頂村郁郁蔥蔥的山林_副本.jpg

隆陽區西邑鄉真峰村郁郁蔥蔥的山林

當我們詢問老人守山期間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的時候,他很堅定的說了兩個字:“沒有!”當我們詢問老人是何時入黨的,他自豪的回答:“1966年3月8日!”“為何記得那么清楚?”他說:“這是我成為黨員日子,我怎么能忘記?”這些簡單的話語以及對山林的敬意生動地詮釋了一名老黨員對黨的忠誠、信仰和實踐。在他的精神感召下,1985年,真峰村黨支部掀起了向楊廷相學習的熱潮,當地群眾植樹造林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僅當年新植苗木就達6000多株,黨員還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義務在道路兩旁種起了行道樹。幾年間,真峰村3000畝林地郁郁蔥蔥,森林覆蓋率達51.12%,位居全鄉第一。

楊廷相克服了常人無法想像的艱難,以殘軀造就千畝綠林,不圖回報,不求名利,時刻保持著一名共產黨人一身正氣的“精氣神”,努力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當下,十九大精神的貫徹落實迫切需要這樣的精神為我們導航引路,從他們的身上學先進、找差距、補短板,做一個實在的人,有用的人。(劉曉靜  翟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