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基層一干就是52年,用實際行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多次獲得市縣兩級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農業產業化1000名規模經營大戶等二十多項榮譽稱號,他就是昆明市宜良縣北古城鎮米戶村委會書記李正華。由于近年來米戶村委會不但成功脫貧不返貧,還帶領村民逐步走上了致富路,李正華成了宜良縣的“紅人”,多家媒體爭相報道,可李正華沒有沾沾自喜,一如往常謙虛低調,盡職盡責的做好這個“省級貧困村”的領路人。
產業發展促進村民增收
米戶櫻桃在宜良縣是出了名的,也是米戶村的致富主導產業。正是在1993年李正華看到櫻桃發展的商機,率先在米戶村委會栽下了500畝,櫻桃成熟后有了收益,調動了村民種植的積極性。部分村民通過櫻桃種植生活富裕了起來,可仍有一大部分村民依靠傳統農業,生產效率低,經濟效益差,生活水平一直在小康以下,這讓李正華感到十分揪心。他常常走到田間地頭和村民講技術,講市場,講規模種植會帶來的收益,于是米戶村開始大面積種植櫻桃。現在的米戶村櫻桃種植通過“政府+企業+村委會+農戶”的新模式,已在2016年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目前,米戶村委會種植櫻桃6000余畝,已形成規模,每年產值800多萬,人均收入達5200元,通過種植櫻桃幫扶脫貧成效顯著,也實現了他對全村人致富之后不返貧的承諾。
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
近幾年來,為了實現脫貧目標,在各級對口幫扶單位、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李正華為米戶村爭取了一個又一個項目,一點一點改善著村容村貌。8個村小組進村道路硬化,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門口;村內公房得到修繕或重建;水利基礎設施得到改造;打造了村級活動場所、村級衛生室;小公園打造、公廁改建;新建櫻桃種植示范園以及櫻桃交易市場,每個項目都飽含著年近古稀的老人——李正華的心血。他親自帶著村干部申報材料,項目招投標,施工建設,項目驗收,每個環節都有李正華的身影。有的村民看到他的辛勞,勸他好好歇一歇,不一定要事必躬親,可他連連搖手笑笑說“村內的大事歇不了”。如今,村內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在李正華的心里早有了新的村內規劃藍圖等待他去描繪。
注重學習,遵守紀律,清正廉潔
李正華今年已經69歲,熱愛學習的勁頭一點沒減。他常常把“活到老學到老”掛在嘴邊,一直在不斷學習新鮮事物,開玩笑說要力爭做一個不被時代淘汰的人。一有時間,他就抓緊學習。黨章黨規、國家方針政策、農業生產技術、時事新聞等都是他學習的重點。“有事地里爭”是米戶村多年沿襲下來的傳統,村里大事小事都擺出來,與村民一起討論,一起想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怕爭論,接納眾議,嚴格執行著“四議兩公開”制度。一些已脫貧致富的群眾為了感謝他,會送來土雞蛋、新鮮的蔬菜,李正華都一一謝絕了。在他看來,只要村民都過上好日子,安居樂業,就是對他大半輩子工作的肯定。
李正華帶領群眾發展產業,脫貧致富,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自我修養潛移默化影響著村風民風,他就像大山深處的一股清流,潤物細無聲。(石雪萍 包廣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