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監察法頻布實施以來,富寧縣結合實際,不斷豐富載體,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在學法、普法、用法上下功夫,確保監察法在全縣各級干部和群眾中入心入腦,落地生根。
專題課堂及時學法。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富寧縣紀委、監委實行紀委常委、監委委員帶頭學,紀檢干部定期集中學制度,由紀委副書記輪流組織委局機關紀檢干部每周一用一小時對監察法及釋義進行原文逐句學習400余人次;把監察法列入富寧縣“萬名黨員進黨校”培訓課程內容,黨校老師對監察法作全面、系統的宣傳、引導、解讀,全縣600余名黨員參加黨校集中輪訓;以“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為抓手,經常開展監察法知識提問與搶答,通過專題課堂學習監察法,讓紀檢干部熟練掌握監察法的實質、要義、條文。
多種形式全面普法。發揮新興媒體的宣傳優勢,通過縣紀委、監委網站、微信公眾號和系統干部職工微信群等,將監察法全文9章69條分章節推送給全縣黨員干部進行學習;依托進社區、進機關、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和進農村的廉政文化六進活動,將監察法等廉政知識編排成通俗易懂的壯戲歌舞,通過“三月三”“瓏端節”展演2次,2萬余名人民群眾和黨員干部受益;依托“富寧縣黨建紅色文化走廊”,充分利用富寧縣革命紀念館、谷拉甘屯紅軍洞、那能甘邦紅軍洞、歸朝青年會址、田蓬獅子山等愛國主義、黨史教育基地開設黨章、監察法等學習專欄,全縣上下營造濃厚的學習監察法氛圍。
實踐操作規范用法。著眼于總體推進監督執紀監察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公文運轉、議事決策、調查處置、部門協作等一批具有指導性、操作性的制度、流程;及時把《云南省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監察工作辦法(試行)》等四項工作制度印制成冊發放到150余名紀檢監察干部人手中,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格貫徹執行制度要求;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縣紀委派駐機構和鄉鎮紀委建設的意見》,向13個鄉(鎮)派出13個監察組與鄉(鎮)紀委合署辦公,明確工作職責權限和責任追究,全面摸清監察對象,打通監督執紀向基層延伸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來,共處置問題線索20件,立案13件17人,黨紀政務處分17人。
“監督對象范圍的擴大、監督執紀權限的豐富,給紀檢監察工作帶來了新的考驗,為避免‘本領恐慌’,我們應當先學一步、深學一步,字字句句研讀條文,以學習監察法和憲法修正案為契機,努力培養法治思維,在學中用,用中學,不斷提升履職能力,不負厚望,不辱使命,爭做政治生態‘護林員’。”富寧縣紀委、監委派駐縣農科局紀檢監察組干部潘紹兵在學習監察法的心得體會中寫到。(熊桂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