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推動基層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解決,按照黨組織建立到哪里,巡察工作就跟進到哪里的要求,近日,十三屆昌寧縣委啟動第六輪巡察,在巡察4個鄉鎮的基礎上,將田園鎮新城社區、新華社區等8個村(社區)納入巡察,縣委巡察村(社區)工作正式啟動,在一屆縣委任期內將實現對全縣124個村(社區)巡察全覆蓋。
在巡察重點上,緊盯重點人、重點事和重點問題,圍繞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及民生政策兌現等情況開展巡察,著力發現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決策部署不到位,黨內政治生活不嚴肅、不正常,“三會一課”制度執行不到位,“四議兩公開”不落實等問題。脫貧攻堅方面緊盯責任落實、資金項目和紀律作風三個重點,著力發現在扶貧資金項目申報分配使用過程中以權謀私、優親厚友、虛報冒領、雁過拔毛、截留私分、吃拿卡要、貪污挪用等違規違紀和不擔當不作為、欺上瞞下、推諉扯皮、搞數字脫貧和貧困戶虛假“摘帽”等問題。
在巡察方式上,采取“1+N”的模式進行。對還沒有巡察的鄉鎮以巡察1個鄉鎮帶巡察2個貧困村(社區)或重點村(社區)的“1+2”方式開展巡察;前期已經巡察的鄉鎮在對鄉鎮開展巡察“回頭看”時,以1個鄉鎮帶3個貧困村(社區)或重點村(社區)的“1+3”的方式開展巡察;其它剩余村(社區)以1個巡察組巡察4個村(社區)的“1+4”的方式開展巡察。
在工作方法上,每個村進駐時間原則上不低于7天,以與被巡察村(社區)掛鉤聯系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和黨員、干部、群眾進行個別談話,受理來信、來電、來訪,調閱、復印有關文件、檔案、賬務憑證、會議記錄等資料,實地查看在建項目、走訪部分黨員干部、貧困戶和非建檔立卡貧困戶,查找存在問題,廣泛收集意見建議等方法開展。對項目實施多、資金流量大、信訪問題突出、矛盾比較集中、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的村(社區)協調審計、財政、農經等部門一并進駐開展審計和檢查,探索巡審聯動、巡檢聯動的方式,實現巡審、巡查有效貫通,成果互用,提高精準發現問題的能力。
在結果運用上,對各村(社區)巡察發現的問題,縣委巡察組及時向鄉鎮黨委和村(社區)進行反饋,問題線索報縣委巡察辦,按程序移交相關鄉鎮和部門辦理。每一輪巡察結束,由縣委巡察辦梳理出“共性問題清單”,供縣委政府決策參考,同時印發各鄉鎮,由各鄉鎮黨委督促轄區內的村(社區)舉一反三,開展自檢自查,及時抓好存在問題的整改,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巡察反饋整改落實情況由鄉鎮黨委負責督促檢查,巡察情況反饋后兩個月內,由鄉鎮黨委將所涉及村整改落實情況報縣委巡察辦,縣委巡察辦、巡察組根據具體情況適時組織開展“回頭看”。(曾春 范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