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團圓進發

發布時間:2019-01-28 08:26:00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快過年了,朋友圈被短片《啥是佩奇》刷屏,觸動了人們心底最柔軟、最珍貴的那一部分——親情。春節是一個充滿親情的節日,回家過年,是中國人永恒的情結,是無數中國人一年一度向著團圓的抵達。

山高水遠,回家過年。最近,一段短短15秒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動人的場面、真摯的情感,讓人看著既感動又心疼。視頻里,一位軍人穿著軍裝回家探親,遠遠看到倚門而望的母親,扔下行李,跌跌撞撞跑向自己最親的人,跪倒在她面前。然而還有更多的軍人,他們舍棄“小家”團圓、為“大家”平安。對于他們來說,奉獻不只是艱苦卓絕的訓練和默默無聞的堅守,也不只是為祖國獻出青春和熱血,更多的是與親人的離別之傷和相思之苦。

對許多中國人來說,春運期間過年回家如同朝圣一般,那山高水遠的牽掛、千萬里奔波的意義,或許只為在大年三十吃上一口母親做的年夜飯……1月21日,2019年春運正式開啟。40天的時間里,有近30億人次將踏上旅途。據初步預測,今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9億人次,比上年春運增長0.6%。其中,鐵路4.13億人次,增長8.3%;民航7300萬人次,增長12%。全國各地的鐵路、民航、公路、水運等將進一步提升運力保障,鐵路部門推出15項便民利民措施,讓旅客回家的路更安全、更順暢。

在春運返鄉大潮中,依然有不少的外來務工人員采用騎摩托車的方式,一路“風餐露宿,風吹雪打”的回家。近日,廣西賀州,兩廣交界的公路上開始出現返鄉的“鐵騎大軍”。不少在廣東省打工的外來務工人員騎摩托車上路,踏上廣西、湖南、云南、貴州等地過年的歸途。廣西賀州市交警、工會等有關部門及時組織青年志愿者沿途設立服務點,為返鄉摩托大軍提供茶水、食品、維修、取暖、醫療等免費關愛服務,確保千里騎行安全順暢。

春運,幾乎與改革開放同步。一部春運史可以反映一個時代的變遷。40年間,國家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很多春運細節都已經慢慢成為記憶。一中年網友說:“快過年了,懷念青春年少時在‘啤酒飲料礦泉水,瓜子花生八寶粥’聲中離家越來越近!”曾經通宵排隊,在綠皮車里擠十幾甚至幾十個小時的場景已經一去不復返。自駕、客車、輪船、飛機、高鐵……如今,人們出行的選擇越來越多,出行的方式也越來越便捷,每個人都感受到新時代快速前進的腳步,人們回家的體驗在向好改善,就像“復興號”一樣,奔馳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不斷駛向新的遠方。(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