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從全局的高度和更長遠的考慮來認識和做好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增強協同發展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穩扎穩打,勇于擔當,敢于創新,善作善成。這不僅對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有重大指導意義,對黨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樣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保持歷史耐心,就要在眼界上廣闊深邃,放眼未來,從長計議;在目標上追求遠大,堅定不移,勇毅執著;在行動上求真務實,穩扎穩打,踏石留印;就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真抓實干,持之以恒,一張藍圖繪到底。
塞罕壩林場、右玉沙地造林、延安退耕還林、阿克蘇荒漠綠化……回首過往,我們就是靠著歷史耐心,創造出一個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只有把“人民群眾的好口碑、歷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評價”作為終生追求,實事求是、循序漸進,鍥而不舍、矢志不渝,人人出力,握牢“交接棒”,跑好“接力賽”,才能實現“百川東到海”的宏偉愿景,成就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
保持歷史耐心,就要謀定而后動,不打無準備之仗,不能馬虎草率、急功近利。當下,有些黨員干部急躁冒進,對重要工作、重大任務,沒有經過充分的調查研究、嚴謹的規劃編制、反復的論證完善,就急于開工,盲目上馬,結果不是“水土不服”,就是“消化不良”。更有甚者,政績觀出現偏差,不顧實際和群眾長遠利益,不顧事業發展整體布局,搞嘩眾取寵、華而不實的“盆景”和貪功冒進、勞民傷財的“政績秀”。如此種種,不僅讓黨員群眾“大有意見”,還損害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
保持歷史耐心,不是做無所作為、消極等待的“守攤人”,而是勇做擼起袖子加油干的行動派。要在尊重客觀規律、合理把握節奏的前提下,以只爭朝夕的精氣神按著既有藍圖真抓實干。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不是一朝一夕、幾年幾十年的事情,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保持歷史耐心,耐心耐力、持久發力,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任接著一任干,一代接著一代干。一步一個腳印,每個人都跑好自己的那一棒,每一代人都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百年大計、千秋大業必將實現。(孟慶毅 黃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