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式”家教與“反面一課”

發布時間:2019-01-29 08:27:5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近日,有兩則關于手機的報道對比鮮明,令人深思。一則是河南鄭州一名初中生在乘公交車回家途中,撿到一部手機。為了等失主,她在父親的支持和陪伴下,在公交車站臺迎著寒風一等就是一個小時,最終等來了失主女兒的電話。而另一則是大連一個女孩在商場發現別人遺落的手機,監控視頻顯示,女孩的母親二話不說,立馬把這部手機關機“順走”放在包里,女兒在旁看得一清二楚。媒體評論那對父女的行為,真是“教科書式”的家教,還有網友說,這是溫暖整個冬天的“暖陽”。反之,“順走”手機的母親受到網友的批評,說她給孩子上了“反面一課”。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說的就是,人初生時,本性品質都是善良美好的,但隨著各自生活環境的變化及影響,人的習慣也會逐漸變得不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影響最大的就是與孩子朝夕相處的父母家人,家風家教是孩子活的“教材”,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是對子女“潤物細無聲”的言傳身教。很多時候,從子女身上就能看到父母的影子,感受到其家風家教的好與壞。

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第一筆財富”,是每個家庭成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奠基石”。“愛子,教之以義方”,而“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把不是自己的東西占為己有,以為這是件小事,錯誤的行為就會在孩子的心里埋下種子。如果這樣的小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屢屢發生,那么就有可能在其心里形成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甚至最終誤導其鑄成大錯。蘇榮在懺悔錄中寫道:“我家成了‘權錢交易所’,我就是‘所長’,老婆是‘收款員’。”蘇榮自己利用公權攫取私利,貪婪無度,家人也深以為然,上行下效,最終包括他的兒子、女婿在內的家人有14人涉案,貪腐毀掉了全家。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會有什么樣的人。每一個家庭的家風與整體社會風氣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強調“廣大家庭都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號召“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

給予子女一個好的榜樣,重視家風家教,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家風家教,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因此,更要以身作則,讓勤奮敬業、廉潔自律的品格成為家人共有的氣質,讓子女的血液中融入遵紀守法、誠實守信、艱苦奮斗的因子,讓他們在人生軌道上不會“脫軌”,成為能為國家和社會多做貢獻的人。(楊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