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把日常監督實實在在做起來、做到位,形成監督與接受監督的濃厚氛圍和良好習慣。堅持問題導向解決黨風問題,持續督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一個節點一個節點盯住,堅持不懈,化風成俗。”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沒有休止符。今年以來,云南省紀委監委堅持把監督挺在前面,聚焦政治監督定位,把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作為監督檢查重要內容,堅持緊盯節點糾“四風”等行之有效的做法,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堅守,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抓節點帶日常,連點成線織密監督之網,持續釋放執紀必嚴、違紀必糾的強烈信號。
日前,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精神和省紀委十屆四次全會精神,嚴防“四風”問題反彈回潮,營造崇廉尚儉的節日氣氛,省紀委監委印發《關于2019年元旦、春節期間加強紀律作風建設的通知》,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覆蓋州市、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和省屬企業、高校的交叉式、推磨式監督檢查。其中省紀委組織8個監督檢查組,分別由省紀委常委、省監委委員帶隊,省紀委派駐機構組織了38個監督檢查組、省國資委紀檢組組織19個監督檢查組、省教育廳組織了37個監督檢查組,分別由省紀委派駐機構紀檢組長、省屬企業紀委書記、省屬高校紀委書記帶隊。各州市紀委監委組織監督檢查組,采取不同形式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實現上下聯動、同頻共振,信息共享、提高效率。
監督檢查的方式決定了監督檢查的成效。此次省紀委監委打破固有監督思路,整合監督資源,實行統籌安排,采取交叉式、推磨式監督檢查方式,有效減少了關系網和說情風。同時,一改過去發現問題后“核查、嚴處、曝光”的固定模式,采取“先曝光、后核查、再嚴處”方式,把發現的問題以“作風建設進行時”方式及時通過媒體“曬”到陽光下,以問題的快速曝光,倒逼所在單位主動認領,及時跟進,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倒逼負有主體責任、監督責任的所在部門黨組、紀檢監察機關進行快查快處。目前,共通過媒體曝光10批92個問題,涉及10個州市、9個省直單位、5個國有企業。其中59個是發生在十九大之后的問題。下一步,還將及時把查處的典型問題進行通報曝光,達到“發現一個、查處一個、曝光一個”的警示震懾作用,對存在著的一些共性問題以監察建議書的形式,督促其盡快整改,更加體現出監督的本質。
把監督挺在前面,用監督的思維改造監督檢查方式,把監督和執紀緊密結合起來,以有效監督引領執紀行為,以嚴格執紀體現監督的效果。這就需要在快查快辦上下足功夫,讓查處的警示作用及時充分彰顯出來。如果發現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處置,很有可能讓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小毛病惡化成頑癥。還會因查處滯后、時間過長而使得查處的威懾力大大折扣。此次全省“上下一盤棋”的監督檢查,明確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建立元旦、春節期間緊盯“四風”問題值班、報告和督辦制度,對有關線索、輿情及重要情況,第一時間逐級報告,及時核查處置、上報結果,可以有效防止“發現問題不報告、處理問題不及時”等問題,提高監督檢查的“時度效”。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把干部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2018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針對當前督查檢查考核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要求加強對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統籌規范。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開展監督檢查工作這是職責所在,是必須要做的、而且必須要做好的一項工作,務必要把握“時度效”,督在關鍵,查在要害,強化實效,堅決避免失真失準、無效的監督檢查,不然,就很可能讓監督檢查落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窠臼。
打贏作風建設這場硬仗,必須壓實“兩個責任”,抓住“關鍵少數”,抓好節點、抓住重點、緊盯新動向,充分發揮紀律建設標本兼治的利器作用,使鐵的紀律真正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真正管出習慣、抓出成效、化風成俗。(孟慶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