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件件小事做好

發布時間:2019-03-18 08:12:08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所謂的大事,分解開來,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組成的。要想成就大事,就要把小事做好。

今年兩會,內容豐富,亮點紛呈。代表委員們建言獻策中的那些“小事”尤為吸引人。比如,“高鐵站票坐票同價不合理,建議改進”“多種標志強制貼車窗太丑,建議改用電子化”“不贊賞家長天天輔導孩子作業”“改進校服美感,解決學生不愛穿問題”,等等。

“小事”不小,國家的“大事”也是由一件件具體的、事關千家萬戶的“小事”構成。今年兩會,在“部長通道”上,各部門負責人在回答記者、網友提問時,少了“表態”“念稿”,把聚焦點縮小到百姓身邊的“小事情”“小問題”“小目標”上來,體現了政府工作作風的細與實。

“‘饅頭辦’沒有了吧?”3月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南代表團參加審議時,重提當年的“饅頭辦”。小話題折射出的不僅是“管”還是“放”的問題,背后更有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溫飽難題,尤其在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更具戰略意義。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到全國各地考察時,常常會走進城鄉社區、田間地頭,了解群眾身邊的“小事”辦得如何。

一枝一葉總關情。近日,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制作推出的H5《習近平關心的那些“小事兒”》,圍繞北方清潔取暖、垃圾處理、廁所革命、群眾辦事少跑腿等民生福祉的“小事”,剪輯相關視頻片段,生動展現總書記心系民生、情系群眾的民生情懷。“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的生動體現,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不變宗旨和為民謀利的責任擔當。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小事看似小,但每件小事背后牽扯的都是實實在在的生活。通過關注“小問題”了解“真情況”,通過分析小指標來治理“大氣候”。小處著眼,用具體細微的改變來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這也是過去幾年中國治理的重要經驗。把群眾關切的“小事”一件一件解決好、把民生工作做深做細做實,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便會與日俱增。

“古之成大業者,多自克勤小物而來。”無論是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還是生態修復、污染防治,從來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從簡單事、平凡事、具體事抓起。無數成功案例啟示我們,只有拿出“日拱一卒”的韌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著一棒往前走”,才能行穩致遠。(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