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普家祥
職務: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紀委案件審理室原主任科員(副處級職級),現已退休。
本領觀:
只有不斷豐富學識和智慧,練就本領高強、業務過硬的能力,才能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
發揮好“傳幫帶”示范作用,促使年輕干部茁壯成長。
虛心好學、不恥下問,不斷積累辦案經驗,在實戰中豐富經驗,提升能力。
善于學習、善于總結,善于積累經驗,敢挑重擔,敢于堅持原則,經常為同事們排憂解難,這是普家祥留給同事們最深刻的印象。將自己積累的辦案經驗與同事們分享,當好大家的“活字典”,充分彰顯了紀檢監察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本色。2017年9月,普家祥同志作為全國288名“優秀紀檢監察干部”中的一員,受到了中央紀委嘉獎。
“有疑問,找老普。”這是大姚縣紀檢監察干部們的口頭禪,也是他們解決疑難問題的“法寶”。
自1990年從政法系統調入紀檢監察系統,普家祥一干就是20多年。在反腐敗斗爭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老普就像一本“活字典”,在對每個案件進行認真總結的基礎上,實踐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案思路和工作模式。
2004年7月,大姚縣紀委在查辦一名正科級干部違紀案件過程中,因被審查人存有抵觸情緒,對抗組織審查。正在專案組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名辦案人員找到了普家祥,道出了案情,并向其討教辦案“訣竅”。
老普聽了同事的訴說后,立馬結合自身辦案的經歷,向其傳授了“人文關懷+收集證據”的工作方法,并要求參與到案件審查工作中來。一方面,他們派出外調組到重慶、成都、麗江、曲靖等地調取相關證據材料。另一方面,當老普了解到審查對象患上了帶狀皰疹后,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及時從縣醫院為被審查人請來了醫生和護士,幫他治好了病。
后來,在辦案過程中,老普耐心與被審查人員談心,出示了采集到的證據,講清楚利害關系,讓其放下思想包袱,主動交代違紀事實。當得知該名審查對象的生日,老普特地為他買來了生日蛋糕,跟他一起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正是這份溫情的關懷,把審查對象感動了。這名審查對象熱淚盈眶地說:“原來我以為紀委就是‘收拾人’的部門,沒想到我犯了這么大的錯,組織還挽救我,還為我過生日……”緊接著,該名審查對象主動交待了違紀事實,使案件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1998年,大姚縣紀委接到某村黨總支書記經濟問題線索舉報。當事人在當地任職多年,素有“土霸王”惡名,家族關系、宗族勢力盤根錯節。當事人心知自己罪責難逃,紀委終究會找上門來,因此,隨時刀不離身,老普和同事代表組織找他談話時,他百般對抗,并亮刀恐嚇威脅,老普毫不畏懼,與同事一起告知其存在的違紀違法事實,懾之以威,向其發起了強有力的攻勢。最終,當事人心慌氣怯,敗下陣來,交待全部違紀事實。
20多年來,老普詳細整理了一本辦案談話、調查取證等方面的“秘籍”。每次辦案前,他都會翻開“秘籍”潛心思考,擬定辦案方案。一個案子結束,他又會記錄案件特點、突破方向和辦案技巧,為下一個案子積累經驗。有幾次,其他縣的辦案人員索性帶上卷宗,驅車一百多公里趕來大姚縣向他當面求教。對于登門求教的同行,老普總是熱情相待,有求必應,耐心指點,從不吝嗇。久而久之,老普成了大家的“活字典”。
“執紀審查工作,最關鍵的就是用好辦案策略。老普憑借著多年積累的經驗,辦案思路清晰,方法得當,常常能為同事們解決各種疑難雜癥,成為了大姚縣紀檢監察干部心中的辦案權威。”這是曾經和老普共同辦案的同事對他的評價。
寒來暑往,歲月匆匆。20多年來,老普參與辦理違紀違法案件500多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紀檢監察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英雄本色,向黨和人民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徐燕梅 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