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是公務員獎勵的最高榮譽。
6月25日,在第九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上,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共有5名個人和5個集體獲此殊榮。
這是黨和人民對受表彰個人和集體的充分認可,更是對全國紀檢監察系統的充分肯定。十八大以來,在波瀾壯闊的全面從嚴治黨歷程中,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廣大紀檢監察干部牢記初心使命,勇于擔當盡責,以正風肅紀、懲貪治腐的實際行動切實踐行“兩個維護”、真心呵護群眾利益,充分展現了新時代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忠誠干凈擔當的精神風貌。此次受表彰的5名個人和5個集體正是全國紀檢監察系統的先進代表,他們的背后是一個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作為、真抓實干的生動故事。
江蘇省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 羅功新
做一名政治素質過硬的反腐尖兵
多次被上級紀委抽調參與查辦大案要案并受到好評;主辦的鎮江市原副市長兼市公安局原局長夏某某等案件入選干部警示教育典型案例……江蘇省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科員羅功新雖然年輕,但已是一名政治素質過硬的反腐尖兵。
注重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知識儲備,是羅功新的一大特點。近年來,羅功新始終注重理論學習和業務素養兩手抓,多次在“兩學一做”等學習教育活動中獲得表彰。此外,他還利用極為有限的空余時間,攻讀南京大學在職研究生,到東南大學全國反腐敗法治研究中心等地聽課,增加知識儲備。
善于學習的羅功新,積淀了深厚業務素養,能扛重活、打硬仗。鎮江市原副市長兼市公安局原局長夏某某,反調查能力強,多年來雖舉報不斷,但對其問題的核查工作卻未取得有效進展。羅功新參加核查后,下笨功夫連續數月放棄休息,前后共梳理了數十萬筆銀行交易,查閱一堆堆工程資料和案件卷宗,并輾轉數地艱難查證,最終獲得立案關鍵證據。立案后,他負責對夏某某的審查談話工作,短時間內取得重大進展。最終法院判決認定夏某某受賄2100余萬元,受賄、貪污、挪用公款、徇私枉法數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十六年。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蘊含著嚴管厚愛的深意,羅功新對此領會深刻,并堅持認真貫徹落實。在調查某縣主要領導涉嫌違法用地問題線索時,他沒有根據表面事實就簡單機械地套用規定,而是深入調查事情的緣由、背景和經過,根據事實真相和法律規定,提請集體研究并報領導批準,給予當事人批評教育。事后,該領導干部感動地說:“你們既指出了問題,又沒一棍子把我打死,我能卸下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安徽五河縣紀委監委 趙寒亞
骨頭硬、心思密、辦法多的老紀檢
身處小縣城,辦案難免遇到說情吹風的事,但趙寒亞卻始終堅守原則。2015年,趙寒亞負責調查領導干部家屬違規變更年齡騙取社保窩案。當時,出面說情的人非常多,趙寒亞不為所動。經過4個多月的認真篩查,他最終核查出69名騙保人員,為國家追回損失500余萬元,包括16名科級干部在內的31名黨員干部被立案處理,其中2人被移送司法機關,群眾拍手稱快。
牽頭查辦各類案件100多起,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300余萬元……奮戰在紀檢監察一線18年的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紀委常委、監委委員趙寒亞,不僅榮獲中央紀委嘉獎、全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殊榮,還在同事心目中留下了“骨頭硬、心思密,辦法多”的形象。
多年來,趙寒亞勤鉆善悟,在不斷積累總結和摔打磨煉中,練就了過硬本領。2018年底,趙寒亞主辦五河縣晶源水務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徐某某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徐某某毫無黨性意識,囂張跋扈,拒不認罪,甚至威脅恐嚇辦案人員,導致談話無法進行。面對困境與威脅,趙寒亞精準選取突破口拿下關鍵人員口供,并按圖索驥全方位獲取特定人員證實口供。同時,通過對涉案人員各類信息的比對分析收集核心證據,形成了“多對一”的證據鏈,最終查清了徐某某涉嫌貪污、受賄、行賄等問題的事實。
趙寒亞注重學習創新,在監察體制改革中解決了不少難題。2018年3月初,五河縣監委對涉嫌貪污犯罪的國企管理人員王某某進行留置調查。作為縣監委采用留置措施的第一案,趙寒亞探索制定出第一份使用留置措施呈批表、第一份留置決定書、第一份留置通知書,并全要素試用了監察調查的12項措施,最終把該案辦成了“鐵案”。
湖北潛江市紀委監委 王林華
我們的工作就是守護群眾利益
作為曾經把自己當人質從歹徒手里換出52名小學生和1名老師而聞名全國的英雄人物,湖北潛江市紀委常委、監委委員王林華在獲得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等榮譽后,始終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又在工作中為自己贏得了“孺子牛”“活字典”“一根筋”等稱呼。
對紀檢監察事業充滿熱愛,是王林華的鮮明特點。2015年底,因在紀檢崗位上取得優異成績被提拔為廣華寺辦事處黨委副書記、主任的王林華,又因工作出色,組織上擬提拔他擔任黨委書記。“我還是想回到紀檢戰線工作。”當組織找他了解想法時,他的回答卻讓大家十分意外。最后,組織研究決定,讓他回到市紀委工作,擔任市紀委常委、監察局副局長。
回到紀檢崗位的他,如魚得水,一上任就馬不停蹄地開展工作。他是領導眼中的“孺子牛”,短短3年多時間,他已帶領或參與查辦180余起違紀違法案件;他是同事眼中的“活字典”,即使只有個針縫的時間,都用來學習,同事們遇到拿不準的問題,從他那肯定能得到答案;他是親戚朋友眼中的“一根筋”,辦案難免會遇到求情的情況,甚至還有親戚朋友勸他,每每此時王林華總是正色回答,“你不較真,我不較真,誰來較真?”
信訪工作在有的同志眼中是個“麻煩活兒”,但調入紀委后他主動要求分管信訪工作。2015年以來,他帶隊一共受理處理群眾來信來訪1104件(次),化解重大疑難信訪積案22件。2018年,群眾反映赤湖村低價承包村集體土地,經調查不屬實,多次回復,但舉報人仍不滿意,持續上訪。王林華帶領同事,到現場用卷尺丈量土地,計算價格,最終用事實讓舉報人徹底信服。
有人問王林華怎么會對紀檢監察工作這么有熱情?他總是這樣回答:“我們的工作總結起來就是六個字:守護群眾利益。”
廣東中山市紀委監委第七審查調查室 張金金
既然從事這份職業,就要做好犧牲準備
反腐敗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投入這場斗爭13年,廣東省中山市紀委監委第七審查調查室副科級紀檢監察員張金金,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堅守信仰、對黨忠誠,連續查辦100多起大案要案,贏得了“反腐尖刀”的威名。
在辦案中,他曾與死神擦肩而過。2014年4月,張金金參與查辦了震驚中外的汕尾毒品“保護傘”專案。他每天走村串戶、翻山越嶺,奔波上百公里收集、整理和固定證據,甚至冒著生命危險與制毒販毒分子周旋,終于與同志們一起,將汕尾市公安局原副局長陳某等11名“保護傘”繩之以法。“我們在抓捕主要嫌疑人時,他旁邊就有兩個背著包的馬仔,事后我才知道包里有槍。當時只有幾米的距離,如果真的開了槍,能活下來的幾率是非常低的。”張金金說:“既然從事這份職業,就要做好犧牲的準備。”
善于攻堅克難,是張金金給領導和同志們的深刻印象。2015年12月,深圳市光明新區發生導致73人死亡的特別重大山體滑坡事故,張金金作為專案組成員,白天來回奔波幾百里搜集證據,晚上熬夜分析研判證據、商討談話策略,與事故背后的腐敗分子斗智斗勇,終于查清了深圳市城管局原局長蒙某等19名“保護傘”的違法犯罪事實,用黨紀國法的威嚴懲治了腐敗,用法律的正義撫慰了受害群眾和家屬的心靈創傷。
心中始終裝著人民,對侵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問題,張金金嫉惡如仇。石岐中心小學是中山市的明星學校,校長劉某卻把學位、推薦生等事項當成“搖錢樹”,一個學位要價10萬、20萬元。2018年2月,張金金參與查辦劉某案件后,為堅決破除“潛規則”,撰寫了專門報告。中山市紀委監委據此建議中山市教體局分片招生,有效推動了教育資源均衡。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十二審查調查室 李永紅
反腐敗戰線上一把鋒利的尖刀
奮戰在反腐要案一線16年,總是加班加點、任勞任怨,每年平均在辦案點超過250天;參加查處20多起大要案,被領導和同志們稱贊為“反腐敗戰線上一把鋒利的尖刀”……他就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十二審查調查室三處處長李永紅。
對黨絕對忠誠是紀檢監察干部的首要品質,也是李永紅同志最鮮明的特點。他始終牢記中央紀委領導同志“組織的信任比生命還重要”的教誨,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終立場堅定。多年的工作歷練也練就了他敏銳的政治鑒別力。在參與某中央專案談話時,涉案人員“有時礙于情面,還給老領導送閱過一些材料”的無心之語,引起了他的警覺,由此順藤摸瓜、深挖追擊,迅速突破了該涉案人員伙同他人為政治投機之目的,長期協助專案主要對象非法獲取大量黨和國家核心秘密的嚴重政治問題,為黨和國家挽回重大損失。
反腐敗,既要敢于斗爭,又要善于斗爭。經過十多年積累,李永紅早已成為敢斗爭、會斗爭的“高手”。在某專案談話伊始,主要對象即提出“我享有沉默權,我有權保持沉默”之類的無理要求。李永紅凜然回答:“請你翻開擺在你面前的《黨章》,請你認真閱讀黨員權利和義務部分內容,請你深刻理解什么是‘對黨忠誠’!請你永遠不要忘記你的政治身份,你曾作為主要領導,卻連一個黨員的權利義務都沒有搞清楚,怎么可能肩負起管黨治黨的重大政治責任?!”終于,該專案主要對象慚愧地低下了頭。
山西省紀委監委第二審查調查室
勇當改革“探路”先鋒
山西省紀委監委第二審查調查室開展黨日活動
承辦山西省先行試點監察體制改革后的留置第一案;承辦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后中央紀委將中管干部案件指定省級紀委監委調查的第一案……由9名省檢察院轉隸干部和3名省紀委干部融合組建的山西省紀委監委第二審查調查室,自組建伊始就自覺從政治、思想、行動上深度融合,以敢于實踐、勇于擔當、勤于思考的作風和精神面貌,成為監察體制改革的“探路”先鋒。
2017年3月,審查二室剛一組建,就直接承辦“山煤集團原董事長郭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案”。該案系山西試點監察體制改革后的留置第一案,無章可循,無例可鑒,辦理難度極大。面對嚴峻挑戰,審查二室充分發揚“敢打硬戰、能打硬戰、善打硬戰”的精神,全室人員緊張有序、團結協作,從立案審查到給予郭某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僅用75天。案件辦理中,審查二室堅持把講政治放在首位,把黨的領導貫穿始終,全面展現了監察體制改革帶來的制度優勢,形成了留置案件辦理法治化、標準化、程序化的標桿示范效應。
2018年2月,中央紀委將“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張某某案”交辦山西省紀委監委,審查二室具體承辦該案。該案是監察體制改革后中央紀委將中管干部案件指定省級紀委監委調查的案件,既是對辦案模式的全新探索,也是對監察法中“指定管轄”的實踐印證。工作中,審查二室嚴把規范、狠摳細節,統一各類辦案標準、規則和模板,實現調查工作法制化、規范化、標準化,僅用時60余天,橫跨5省份,談話取證265人次,形成卷宗183冊,查明涉案金額上億元犯罪事實,證據質量最終得到司法機關高度認可。
勇于擔當盡責,科學探索實踐,審查二室實現了審查調查專業水平以及查辦案件數量質量的“雙提升”。自2017年3月以來,審查二室共初核案件94件,立案75件,留置28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0人,其中重處分21人,移送司法機關15人。
黑龍江省紀委監委信訪室
鋪就民意接收處置快速通道
黑龍江省紀委監委信訪室干部研究問題線索
累計接收群眾信訪舉報10萬余件次,解決群體訪、突發事件近千批次,從未出現一起安全事故;向省委巡視工作提供信息28批次,向本委相關部門移送案件線索1205件,成案率近30%……2016年以來,黑龍江省紀委信訪室(后更名為省紀委監委信訪室)用深厚的人民情懷、優異的工作業績、大寫的責任擔當,鋪就了民意接收處置的快速通道,讓群眾在正風反腐中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信訪舉報是問題線索的“主渠道”。對每一條信訪舉報,黑龍江省紀委監委信訪室都會認真分析、綜合研判,著力讓“小線索”成為“打虎拍蠅”的突破口。近年來,黑龍江省接連查處的一大批違紀違法案件,很多都是信訪“小線索”撬動的。其中,以柴某為首的黑惡團伙及其“保護傘”的覆滅,就是如此。柴某是黑龍江省某地民憤極大的“地頭蛇”,在一些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保護”下,坐大成勢。接到舉報后,信訪室高度關注,綜合多個受理途徑的舉報信息,條分縷析,排查“保護傘”問題線索,并迅速分流轉辦,最終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終于等到這一天了,真是大快人心!”消息傳來,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作為省紀委監委直面社會公眾的唯一窗口,信訪室的同志不僅有過硬的業務能力,還有強大的體力和心理承受力。信訪室滿編時也僅有12人的團隊,年均接收處置信訪舉報4萬多件次,人均處置3300余件次,以至于有人戲說腰椎病、頸椎病成為他們的“標配”。更為嚴峻的是,來訪窗口還會經常遇到大規模集體訪、極端信訪人員鬧訪等“險情”。信訪人老張為引起接訪人員的重視,對接訪人員纏鬧,面對這種情況,信訪室同志在耐心安撫老張的同時,積極溝通辦案部門,做好線索移交。當老張舉報的涉案人被處理后,他送來了感謝信和錦旗。
山東省紀委監委追逃辦
一追到底,打碎腐敗分子外逃避罪的幻想
山東省紀委監委追逃辦工作人員在研究案情
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事關黨紀國法的尊嚴和權威,也事關黨心民心。近年來,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山東省紀委監委追逃辦一體推進追逃防逃追贓,追回外逃人員176人,其中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30人,6名“百名紅通人員”追回4名,追贓4.03億元……實打實的數字展示著成績,也有效打碎了腐敗分子外逃避罪的幻想,贏得了黨心民心。
善打硬仗,是山東省紀委監委追逃辦的一個鮮明特點。追逃追贓多數是啃“硬骨頭”的戰斗,山東省紀委監委追逃辦總是迎難而上、鍥而不舍。在勸返“百名紅通人員”王清偉過程中,面對其十分抵觸、不配合的態度,山東省紀委監委追逃辦通過制定詳細工作方案、幾次協調有關部門實施集中曝光驚擾等手段,實現了思想上“釜底抽薪”、社交上隔斷孤立、輿論上人人喊打,迫使其認真考慮回國投案解決問題,最終促成了成功勸返。
追逃追贓是一個系統工程。山東省紀委監委追逃辦在主辦相關案件、進行統籌協調的同時,也注重通過壓實責任、理順機制發揮制度優勢。據了解,山東省紀委監委追逃辦不僅督促指導各市及相關單位成立領導小組和專班隊伍、建立工作協調機制,還將責任細化分解,明確了黨委的主體責任、紀委監委的監督協調直辦責任、辦案單位的主辦責任以及相關單位的協助配合責任,讓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賬,有效凝聚起了追逃追贓的合力。
防住一個,勝過追回一個。將新增監察對象全部納入防逃體系,防逃觸角不斷延伸;加大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力度,對發現的14名“裸官”及時建議進行組織調整;深入開展治理違規辦理和持有因私證照專項行動,對省管干部因私護照319本、港澳通行證14本實行集中管理;對外逃案件相關責任人員嚴肅追責,涉及正廳級干部1人、副廳級干部2人、縣處級干部5人,并在全省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在強化追逃追贓的同時,山東省紀委監委追逃辦抓住“人、證、錢”三個關鍵環節,壓實責任,不斷完善機制制度,進一步扎緊了防逃籬笆。
貴州德江縣紀委監委
著力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
德江縣紀委監委干部深入村寨,在與群眾同勞動中了解情況。(吳國安 攝)
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五好”基層黨組織……近年來,已獲得眾多榮譽稱號的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紀委監委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忠誠履行黨章、憲法和監察法賦予的職責,取得了新成績,受到人民群眾高度認可。2019年6月底,這一奮進不息的先進集體,又被授予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的光榮稱號。
數據最能說明成績。開展督查138余次,下發通報130余期,批評單位88個(次),問責300余人次;開展廉政勤政提問談話3823人次;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12起,處理140人,黨紀政務處分95人;受理信訪舉報882件,立案1111件,黨紀政務處分1135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機關33人……5年來,德江縣紀委監委始終把嚴明政治紀律放在首位,緊盯“關鍵少數”“風險崗位”“問題多處”開展廉政勤政提問談話,以永遠在路上的決心和勇氣狠抓作風建設,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有效打通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最后一公里”。
尤為引人矚目的是,德江縣紀委監委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把民生監督和專項巡查相結合,健全“五位一體”民生監督體系,開展“訪村寨、重監督、助攻堅”專項行動,推進“百名紀檢監察干部訪村寨進千家”活動,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2014年以來,扶貧民生領域共發現問題1728個,立案876件,黨紀政務處分881人,涉案金額1.136億元。比如,今年5月初,德江縣紀委監委接到舉報人反映共和鎮打磨丫村在開展第一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短平快項目中,存在有村干部套取采摘專項扶貧資金的問題后,第一時間組織調查組進行核實,并對存在問題依規依紀依法進行處理。舉報人連聲贊嘆,“我對他們感到非常的滿意。”
據貴州省民調顯示,2018年德江縣黨風廉政建設滿意度90.24%,比2017年高出3.68個百分點,滿意度連續四年持續上升,政治生態持續向上向善。
云南石林縣紀委監委
讓廉潔清風吹拂彝鄉大地
石林縣紀委監委干部到革命烈士雕像前開展主題教育。(黃俊 攝)
近日,擺滿獎狀的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紀委監委檔案室里又迎來了一本沉甸甸的榮譽證書——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這是黨和人民對石林縣紀委監委的又一次肯定。
不忘初心,始終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心上。石林縣紀委監委不僅通過巡察、信訪等渠道收集扶貧領域的問題線索,還采取紀檢監察干部下鄉與群眾一起干農活、嘮家常等方式主動了解情況。自脫貧攻堅工作啟動以來,石林縣紀委監委共排查、處置扶貧領域問題線索590件,查處貪污侵占、吃拿卡要、優親厚友、截留挪用等違紀違法問題12人,問責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132人。
堅決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問題,讓人民群眾有切實的獲得感。2018年2月,石林縣監察委員會剛一掛牌便迎來了一場“硬仗”。該縣西北社區原主任潘某某違規經營屠宰廠壟斷縣城生豬屠宰市場,強行截留豬頭、豬小腸、豬尿泡等“豬三樣”沖抵屠宰費,以至于人們在農貿市場長期買不到“豬三樣”。收到問題線索后,石林縣紀委監委與公安機關密切配合,查清潘某某的違法犯罪事實,使其受到法律制裁,消失已久的“豬三樣”重回市場,得到群眾一致點贊。自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石林縣紀委監委共處置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線索74件,涉及123人,其中立案審查調查59人,問責38人,責任提醒談話26人。
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挖掘文化資源中的廉潔元素,著力使清風正氣潤澤彝鄉大地。石林縣紀委監委把石林人民1898年為清官陳先溶立的“去思碑”和1944年為貪官許良安立的“遺臭碑”,復制安放在機關和公園,大力弘揚“崇尚廉潔、反對腐敗”的民風社風。(竇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