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不是違紀“擋箭牌”

發布時間:2019-07-22 07:11:19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近日,湖南省湘潭市紀委監委駐市公安局紀檢監察組的一堂廉政教育課受到廣泛關注。課上,主講人向學員們講述了去年調查湘潭市看守所抱團違紀的典型案件。在調查期間,有人提出:“湘潭市看守所剛被公安部評為‘全國一級看守所’,多年努力來之不易,這次調查發現的問題能不能從輕處理、盡量縮小影響范圍?”辦案人員當即義正辭嚴地回應:“榮譽沒了可以再創,違紀絕不姑息!”

讀罷這則新聞,一面對紀檢監察干部一寸不讓、半步不退的嚴格執紀執法精神心生敬意,一面又被那些“說情者”的心態和行為帶入沉思。“說情者”希望從輕處理、網開一面,表面上看是珍惜來之不易的榮譽,深層次來看則是價值觀出了問題,只想保住頭頂上的榮譽光環,卻全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紀律的嚴肅性。殊不知,把榮譽當成違紀“擋箭牌”,奢望拿一俊來遮百丑或遮住百丑護一俊,不僅遮不住、護不住,反而會丑上加丑、錯上加錯。

值得注意的是,現實中持類似心態的人并不少見。有的是恃“譽”枉紀,把過往榮譽當成任性的資本,總是覺得自己勞苦功高,“拿一點、撈一點、占一點”理所當然;有的則是僥幸心理作祟,認為組織考慮各種影響不會輕易“動他”,即便查到自己頭上也可以功過相抵,不會被一棒子打死。曾獲得過不少榮譽稱號的薛維林,在落馬之后懺悔:“我原以為,一俊遮百丑,只要工作上做出成績,只要是不殺人,犯點錯誤也是枝節問題。”黨員領導干部的認識和覺悟低到這般地步,實在可悲!

古語有云:“賞不勸,謂之止善;罰不懲,謂之縱惡。”我們黨的政策歷來都是功過分明,功就是功、過就是過,功過不能相抵。過往功勞再大、成績再好、榮譽再多,只要逾越了紀律的紅線、踐踏了法律的底線,都逃不過組織和群眾的眼睛,也必將接受黨紀國法的懲處。反之,如果對頭頂榮譽而又犯了錯誤的同志搞“網開一面”或“下不為例”,必然會導致“破窗效應”,影響全面從嚴治黨的整體效果。

榮譽不是違紀違法的“擋箭牌”。在黨紀國法面前,沒有免罪的“丹書鐵券”,也沒有“鐵帽子王”,更不存在不受監督和約束的特殊黨員。對于黨員干部來說,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牢記“頭上三尺有紀律”,時常檢視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筑牢“防火墻”、不碰“高壓線”,摒棄一切功過相抵的錯誤思想,更不能因為頭頂榮譽光環就心安理得、為所欲為地犯錯誤。在這個原則問題上,紀檢監察機關絕不會“放一馬”,只會依照黨紀國法予以嚴懲。(丁恒情  趙海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