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力,統籌推進黨的各項建設,抓住“關鍵少數”,堅持“三嚴三實”,堅持民主集中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明黨的紀律,強化黨內監督,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
前不久,中共中央連續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意見》《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等文件,其中就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作出明確部署,提出具體要求。
近日,云南省昆明市紀委監委成立課題組,結合開展日常監督情況,對如何引導督促被監督單位構建積極健康黨內政治文化開展調研。
黨內政治生活不充分的具體體現
認識不足。部分黨組織對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作用認識不足,政治敏銳性不強,沒有從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看待政治文化建設,對黨所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認識不到位,重業務輕黨建,認為黨內政治文化建設屬于隱性政績,看不見摸不著,見效慢,不愿花時間和精力。有的不把政治紀律當回事,尤其在“法不責眾”思想的支配下,甚至產生集體違規的“廣場效應”,對于本單位的政治文化更是無從談起。
責任缺失。一些黨組織對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反應遲鈍、認識不深、思考不透,以“佛系心態”應對一切,聽之任之,面對大是大非不敢亮劍,面對歪風邪氣不敢斗爭,面對重大原則問題態度含糊、回避退讓。有的召開民主生活會“一團和氣”,怕得罪人,相互批評缺少辣味,挖不出病灶、找不準病根,自我批評缺少真味,講成績的多,講問題的少;開展民主評議黨員走過場、搞形式。
方式不足。調研顯示,有的單位相關工作機制不夠健全,出現“牛欄關貓”現象。黨內政治生活中的一些制度原則性較強,能夠較好規范約束黨員干部,但還需進一步制定完善配套的細則,提升操作性。部分單位針對黨內存在的思想不純、政治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突出問題,解決乏力,“眉毛胡子一把抓”,缺少有效的統籌謀劃,缺少協作推進,個別黨組織對于政治文化建設如老虎咬刺猬——不知從何下口,不知從何抓起。有的單位監督首要職責不夠聚焦,對下級和一般干部監督的多,對同級黨委和“關鍵少數”不敢監督、不會監督,很少能向市紀委監委匯報出駐在部門班子和班子成員存在的問題。
監督缺位。調研發現,以往更多突出的是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監督,對政治生態分析研判不夠,對政治文化建設情況把握不精準,認識不充分。有的派駐紀檢組“存在感”不強,責任心弱化,監督下級怕丟選票,監督同級怕傷和氣。有的紀檢監察干部跟不上執紀監督問責的新要求,業務不熟、監督不力,或水平不高、不會辦案,另外還有針對政治文化建設的考核機制不健全、追責問責不力等問題。
構建積極健康黨內政治文化的思考
加大教育引導。結合當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增強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對標初心使命,教育引導督促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注重發揮身邊榜樣的示范帶頭作用,用好用足警示教育,把教育警示作為以案促改的重要環節,引導黨員干部帶頭倡導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規矩矩的上下級關系、干干凈凈的政商關系,切實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堅決抵制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
注重制度執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培育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根本路徑,要不斷強化黨內政治制度建設,嚴肅開展政治監督,自覺把講政治的要求貫穿于履職盡責的全過程和各方面。要把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根本政治任務,著重督促黨章黨規和憲法法律、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貫徹落實,要善于從政治上觀察、處理問題,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里,監督檢查就跟進到哪里。要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從維護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嚴肅性的角度切入,監督有關黨組織嚴格執行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發現和指出其在構建健康黨內政治文化上存在的溫差、落差、偏差,督促其整改落實,確保黨內政治生活莊重、嚴肅、規范。
把握精準監督。在與組織部門分工協作基礎上,要集中“火力”,重點圍繞問題線索、日常監督中掌握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做足“監督文章”。把黨內政治文化建設作為監督重點,突出“關鍵少數”、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通過列席重要會議、定期約談、督導民主生活會等方式,結合政治巡察、專項督查、制度檢查、紀律審查、日常抽查等,及時了解掌握各單位政治生態實際情況,精準發現和深刻剖析存在的問題。注重從精神狀態、性格作風、興趣愛好、群眾口碑等對黨組織班子成員精準畫像,精準把脈政治生態情況,重點發現和查找政治生態方面問題線索,不斷把監督工作做深做實做細,瞪大眼睛,發現問題及時指出。
強化監督執紀。堅持實事求是,講黨性不講私情、講真理不講面子,對與黨內政治生態有關問題線索嚴肅處置,堅決查處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的行為,同時加強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和“四風問題”的監督檢查,強化追責問責,始終保持全面從嚴的高壓態勢。要系統全面地綜合研判相關黨委(黨組)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履行“兩個責任”、秉公用權和著力解決群眾反映突出問題等方面的情況,不斷寫實描細政治生態,為科學監督、精準監督提供重要保障。探索日常監督有效途徑,綜合運用參加黨委(黨組)會議、專項檢查、專項治理、開展問責、參加問題線索排查、督促巡視巡察反饋意見整改、參加民主生活會等方式,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教育,必要時通過提醒、函詢、誡勉等方式,推動有關單位構建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李潔云 王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