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了遼寧省財政廳原黨組成員、副廳長魏躍暉的嚴重違紀違法事實。其中,“把職權當成撈錢的工具,在管轄范圍內普遍撒網,來者不拒”“妻子、保姆的開銷也有人買單”等細節,讓人瞠目結舌。
貪腐行為和魏躍暉類似的,還有山西省扶貧開發辦公室原黨組書記、主任劉昆明。劉昆明共收受216人財物共計1039.85萬元。判決書刊出的216人的名單中,有所在單位工作人員,有該省一些縣級扶貧辦主任,有10個設區市涉及農業、食品、肉制品等多個行業領域的公司老板,人員眾多,所涉事項廣雜。魏躍暉、劉昆明等人因太多、太盛的貪欲,最終被“燎原之貪火”“滔天之欲水”所吞噬、淹沒。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人有欲望本無可厚非,且合理的欲望還可以催人奮進,成就事業,實現人生價值。但如若不能引導好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尤其是姑息“私欲”、放縱“貪欲”的話,就很難逃脫“蝎盛木折、欲熾身亡”的下場。“一個人能否廉潔自律,最大的誘惑是自己,最難戰勝的敵人也是自己。”只有學會控制自己,善于自我克制,才能善始善終,行穩致遠。
“那些大貪巨貪,最后不就當了一個財物保管員嗎?就是過了個手,最后還要還財于民、還財于公。”無論是主動“索”的,還是被動“收”的,無論是“一錘子買賣”得到的,還是“長期茍且”獲取的,都是不義之財,終究是“藏”不住的,只會成為指證貪腐的呈堂證據。不管小貪,還是大貪,也不管是今天貪的,還是昨天貪的,只要貪了,就會受到黨紀國法的懲處。
貪欲不遏,終受其害。“是撈錢夢害了自己,可惜自己的撈錢夢驚醒得太晚了。”魏躍暉在法庭宣判后的懺悔,何其痛徹,何其沉重。然而,“枷鎖”在身已成事實,一切都只能是悔之晚矣。(辛正夢 張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