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xué)第一課,從愛國開始。
9月1日晚,央視播出節(jié)目《開學(xué)第一課》。節(jié)目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通過講述那些與五星紅旗相關(guān)的動人故事,點亮愛國主義教育的火種,增強孩子們對國旗、國家的熱愛。
近年來,愛國主義教育成為各地開學(xué)第一課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早在1935年,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在南開大學(xué)開學(xué)典禮上就問了學(xué)生3個問題:“你是中國人嗎?你愛中國嗎?你愿意中國好嗎?”愛國,是中國人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當愛國主義的種子在青少年內(nèi)心深處生根發(fā)芽,將來必然能夠長成一株株參天大樹。
孫中山說,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愛國。9月3日,是所有中國人必須銘記的日子,這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今天,山河日新,國力日強,但那段硝煙彌漫的歷史不能忘。當天,上海淞滬抗戰(zhàn)紀念館舉行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4周年活動。在“匯聚”勝利的火炬臺前,紀念儀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部隊指戰(zhàn)員代表在無名英雄紀念碑前向抗戰(zhàn)先烈敬獻花籃,現(xiàn)場近300人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國》,共同緬懷革命先烈。
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是無數(shù)中國人民用鮮血、生命換來的,無論何時何地,那段用血烙印的歷史都當被銘記。千百年來,偉大的中國之所以能愈挫而愈勇,愛國主義精神發(fā)揮著巨大作用。今天的中國,再也不是70多年前的中國,一個充滿著生機與希望的中國,正向著偉大的民族復(fù)興的目標進發(fā)。正如方志敏烈士在《可愛的中國》中寫到的那樣——“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chuàng)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日前,《我和我的祖國》快閃活動在上海中華藝術(shù)宮門口燃情上演,上海各類社會組織的數(shù)百位成員用最誠摯的方式獻禮祖國華誕。
“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近日,時光大篷車開到了湖南,在長沙國金中心門口,再熟悉不過的《瀏陽河》開場。當熟悉的旋律響起,人們不自覺停下了腳步,尋覓音樂的來處,情不自禁地跟著唱了起來。在大合唱里,有孩子稚嫩的聲音,也有老人蒼勁的聲音……表達的卻都是對祖國的熱愛。
祖國,是一代代奮斗者的不竭動力,是一代代報國者的無聲誓言。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中華民族一次次從困境中奮起,一步步邁向繁榮富強。奮進在新時代,各行各業(yè)的奮斗者們堅守平凡、愛國奉獻,書寫著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愛國華章,凝聚起同心筑夢的強大正能量。
路遙在散文詩《祖國到底是什么》里寫道:“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地方。但是,那里有黃山么?有黃河么?有長江么?有長城么……既然這些都沒有,那么,祖國就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地方。”閱讀這段激昂的文字,讓多少人眼泛淚花,讓多少人熱血奔騰。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情感積淀,已成為流淌在中華兒女血液里的精神基因。
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地方,我只愛我的國。(金竹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