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怕了”不是貪腐的借口

發(fā)布時間:2019-11-20 08:28:19   來源: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莎士比亞有一句名言:盡管貧窮卻感到滿足的人是富有的,而且是非常富有。而那些盡管富有,卻整天擔心什么時候會變窮的人才凋零得像冬天的世界。用這句話來形容高福波,尤為貼切。

與高福波面對面交流、翻看他的懺悔書,“家里窮”“窮怕了”等字眼頻頻出現。“窮”是時代的產物,在那個年代普遍存在,但這絕對不是黨員領導干部貪污腐敗的借口。高福波的主要違法事實,發(fā)生在其擔任吉林省信托公司董事長后,彼時的他已然年薪百萬,正常合法收入完全可以讓全家人過上富足的生活,他為何仍然選擇觸犯黨紀國法?

心理失衡導致行為失范。剛擔任省信托公司董事長時,高福波還常常告誡自己“聽黨的話,永遠不要忘本”。但時間久了,看到其他公司老總出差坐頭等艙、請客喝茅臺、乘坐高檔越野車,他漸漸失衡了,開始盲目攀比,一味追求社會地位的高、物質財富的多、生活消費的奢,比車子豪華、比煙酒高檔、比金錢多寡……這是高福波從金融精英蛻化為腐敗分子的重要推手。

放縱貪欲斂財無窮盡。不管是為滿足自己的物質占有欲,還是瘋狂斂財“為兒孫”,高福波都是犯了貪心不足的毛病。對金錢有著極強占有欲的他,心中毫無戒懼,照單全收他人所送錢物,不擇手段侵吞公司資財,完全無視黨紀國法。在金錢的誘惑下,高福波紅了眼、失了智,已然達到病態(tài)。

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作為公司黨委書記,高福波對公司黨建不聞不問,長期以黨政聯(lián)席會議代替黨委會,公司黨委10年沒有換屆。作為正廳級領導干部,他不注重學習,沒有因為職務的提高而對應加強自身黨性修養(yǎng),公司組織學習、進行法治教育或警示教育時,他甚至常常借故走開,這導致其組織觀念逐漸淡化、理想信念動搖滑坡。

這給廣大黨員領導干部以警示:級別越高,權力越大,面臨的誘惑越多,就越要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加強修養(yǎng)、約束欲望。當不義之財送到眼前時,多算一算“一人不廉、全家不圓”這筆人生賬。

高福波案的發(fā)生,除其個人原因外,也有相關部門監(jiān)管不到位、監(jiān)管有漏洞和制度缺失等客觀因素綜合作用。從監(jiān)督層面看,公司內部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黨委會、董事會、經理層權責不清,制衡機制不健全,制度執(zhí)行不力;企業(yè)紀委監(jiān)督責任弱化,沒有發(fā)揮應有的監(jiān)督作用。外部的金融監(jiān)管部門、國資監(jiān)管部門雖然每年都開展監(jiān)督檢查,但監(jiān)督的深度、廣度不夠,缺乏穿透式、精準監(jiān)督,等等。由此,也警示相關部門及時建立健全體制機制,讓監(jiān)督更加嚴格有效。(金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