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洱市把抓實效果評估作為推動工作落實、確保工作成果的重要手段,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由群眾來評價、用實踐來衡量,廣泛聽取意見、開展隨機測評、綜合研判分析,全面回顧、檢視、評價、總結主題教育全過程,確保成效經得起檢驗。
堅持開門搞教育,組織各級“兩代表一委員”、群眾代表、工作對象和服務對象等,采取召開座談會、個別訪談等方式,充分聽取對開展主題教育的評價,了解黨員、群眾的反映。省委第九指導組分4組分別與部分市級“兩代表一委員”,市委辦、市人大辦、市政府辦、市政協辦部分縣處級以上領導,市委巡回指導組部分組長、副組長、成員,市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及辦公室部分成員座談,并下沉思茅區、寧洱縣等縣(區)實地開展主題教育評估,召開座談會聽取意見,了解情況、分析指導、全盤把控。市委各巡回指導組在做好日常督促指導、掌握情況的基礎上,分別同每個縣(區)和市級參學單位代表座談,充分聽取基層黨員、群眾以及工作對象、服務對象對主題教育的評價,全面掌握各單位主題教育推進情況和實際成效。
省委第九指導組在全市隨機抽取1221名具有廣泛性、代表性的對象,發出測評表按照“好”“較好”“一般”“差”四個等次,圍繞開展主題教育總體評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評價,講專題黨課的評價,擔當作為、轉變作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評價,主題教育期間解決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的評價,專項整治開展情況的評價6個方面,對全市、市委常委班子和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黨組主題教育情況進行分類測評,總體評價為“好”的比例均達到99.5%以上,充分反映出全市主題教育扎實有序、效果良好,得到各方高度肯定和廣泛認可。市委各巡回指導組在各縣(區)隨機確定200—300人不等、在市直各部門隨機確定不少于30名的單位職工和服務對象開展測評,各縣(區)和89家市級參學單位均獲得較高評價。
印發《普洱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分析研判工作方案》,聚焦主題教育目標任務和重點措施,把解決問題的成效作為重要衡量標準,制定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和組織領導5個方面30條分析研判標準,既看每個措施、每項要求是否抓實落地,更看“五句話”具體目標是否取得效果。市委各巡回指導組在平時個別訪談、審閱或調閱相關文件材料、列席或參加集中學習研討和相關會議以及參學單位自查總結基礎上,根據聽取意見和隨機測評情況,對10個縣(區)和89家市級參學單位開展全覆蓋分析研判,對照30條標準逐項盤點梳理,注重主題教育取得的實際成效、黨員干部思想上的變化和基層群眾的真實反映,實事求是作出綜合評價,形成有成效、有問題、有分析、有建議的評估報告,確保評估結果客觀真實、經得起檢驗。對在評估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市委各巡回指導組嚴格組織相關單位“回爐”,明確責任人和整改時限,督促立行立改,堅決整改到位。
印發《關于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長效機制的通知》,認真收集、梳理、總結主題教育期間已經制定或正在制定的辦法、制度、規定,加緊研究還未建立但確有必要建立的制度,力爭把主題教育期間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以制度形式固化下來、推廣下去。圍繞落實主題教育四項重點措施,建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各級領導干部沉下身子搞調研、找差距、補短板、轉作風,定期自我檢視,動真碰硬整改落實等機制,推動新時代黨的建設常態長效。圍繞主題教育與具體業務工作相結合,建立各行業領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機制,推動改進作風、創新創造、擔當作為、推動工作長效常態。圍繞主題教育“1+10”專項整治,建立堅決貫徹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整治黃賭毒和黑惡勢力“保護傘”,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等機制,推動各行業領域解決突出問題長效常態。圍繞723個公告問題的解決,全面分析總結樹牢群眾觀點、走好群眾路線、站穩群眾立場的經驗做法,建立務實管用的機制,推動解決群眾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長效常態。(普組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