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縣共排查、處置扶貧領域問題線索376件,問責追責76人,立案28件34人,給予黨紀處分33人······”這是丘北縣紀委監委整治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一組數據。這也是該縣紀委監委嚴格按照上級關于主題教育部署安排和專項整治工作要求,切實強化責任擔當,聚焦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找準癥結、靶向發力,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專項整治,持續推進專項整治落地見效。
以檢視問題為導向,著力找準癥結
“要進一步加大監督執紀力度,重點關注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尤其是村干部違紀違法問題。”
“建議加強干部不擔當不作整治力度。”
……
這是該縣紀委監委召開主題教育征求意見建議座談會上,10余名來自不同行業的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的圍繞脫貧攻堅、掃黑除惡、干部作風建設、巡視巡察反饋意見整改、基層減負及扎實開展主題教育等方面提出針對性意見建議34條。“對于征求到的意見建議,將誠懇接受、對標認領,同時把這些意見建議作為檢視問題和整改落實的重要內容,列出問題清單,制定有效措施,持續推進解決,務求整改實效。”會上,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態道。
為找準問題癥結,該縣紀委監委通過設置主題教育征求意見信箱、召開座談會、開展黨員群眾訪談、新媒體留言、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和舉報電話、群眾來信來訪等渠道,結合基層走訪調研工作,廣泛征求意見,并認真梳理征求到的意見、上級反饋的問題,圍繞群眾和基層反映最強烈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梳理出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明確措施責任時限,有的放矢加以解決。
“面對面征求意見、走出去查找問題只是一個起點。”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要把整改落實成果作為檢驗主題教育實效的重要標準,認真梳理、總結歸納各方面意見建議,深挖問題產生的根源,找準難點堵點痛點,立足實際、有的放矢抓好整改落實,及時回應群眾訴求。
以專項整治為抓手,解決突出問題
“按照‘切口小、發力準、效果好’的要求,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著力加大扶貧、教育、醫療衛生、惠農惠民、服務群眾、生態環境保護等問題整治力度……”這是該縣召開主題教育專項整治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求。
為充分發揮監督職能作用,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該縣紀委監委全面聚焦脫貧攻堅、教育醫療、環境保護等方面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牽頭會同組織、人社、扶貧、農科、住建、環保等縣直責任單位制定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督促各牽頭單位針對各類問題,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問責清單等“四單”共101項,做到目標、問題、措施、責任“四個明確”,并要求各牽頭單位每10天匯總并報告相關領域整治工作進展,第一時間梳理、晾曬整治成效。同時,繼續開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重點整治違規公款吃喝、私車公養、濫發津補貼、違規收送禮品禮金、利用名貴特產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方面突出問題,今年1至11月,全縣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1件,處理16人,共查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58件65人。在專項整治過程中,注重運用網絡、電話、來信、來訪等方式,拓寬群眾反映問題渠道,突出問題導向,細化責任分工,加強上下互動和部門聯動,切實壓緊壓實黨委(黨組)主體責任。
另外,還制定出臺《丘北縣集中整治不擔當、不作為作風問題工作實施方案》《丘北縣黨員和國家公職人員“八小時以外”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兩項制度”,堅持標本兼治,通過出實招、下狠功,向干部不擔當、不作為亮劍,持續推進干部作風轉變。延伸干部“八小時以外”監督觸角,積極探索創新監督的方式方法,通過開列負面清單、切實抓早抓小,強化警示震懾,掃清“八小時以外”監督死角,補齊監督短板,做到監督無死角、執紀無例外,確保主題教育不折不扣落落實。
以整改落實為目標,維護群眾利益
“12906戶危房改造全部完工,完成小水窖建設3242件,水井682件、貧困地區群眾就醫更加方便,醫療費用報銷更加便捷……”一大批民生工程項目落地,群眾對此紛紛點贊。
該縣紀委監委以專項整治為契機,突出主題教育的實踐性,把“改”字貫穿始終,督促各鄉鎮、各單位對標對表,針對存在的問題,落細落小,對能夠及時整改的,立行立改、即知即改,明確時限和要求,按期整改到位;一時解決不了的,盯住不放、限期整改,一件一件整改到位,通過不斷深化認識、增強自覺,明確目標,持續整改。至目前,各鄉鎮、各單位自查整改問題100余個。
“整改工作是否有成效,不是我們說了算,而是群眾說了算。”該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紀檢監察機關將堅持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試金石”,認真開展專項整治及‘回頭看’工作,鞏固和深化整治成效,切實維護群眾的利益,對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將依法依紀一查到底,嚴肅處理,用實行行動答好主題教育這個“考卷”。(王靈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