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開展“政治生態建設鞏固提升年”工作 持續修復凈化政治生態

發布時間:2019-12-28 08:02:07   來源:楚雄州紀委監委

今年以來,楚雄州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在2018年開展“政治生態修復年”工作的基礎上,通過緊盯關鍵環節、開展專項治理、建立長效機制、嚴肅追責問責和以案促改等措施,繼續開展“政治生態建設鞏固提升年”工作,持續修復、凈化政治生態,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環境。

緊盯關鍵環節,永葆清正廉潔政治本色。緊盯重大工程、重點領域、關鍵崗位,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部門和行業的監督,依法查處貪污賄賂、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堅決清除腐敗這個政治生態最大的污染源。同時,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緊盯管人管錢管物管項目的單位和崗位,查找廉政風險點,以科學的管理、嚴格的監督切實管住權力。今年以來,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共接受信訪舉報2492件(次),處置問題線索1408件,立案545件,結案466件,處分442人,涉嫌犯罪移送檢察機關69人;全州共采取留置措施57人,已移送起訴48人;挽回經濟損失4316.2萬元。

開展專項治理,持續凈化基層政治生態。持續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開展民生領域專項整治。嚴肅查處小官大貪和“微腐敗”問題,對基層干部貪污侵占、虛報冒領、截留挪用、優親厚友的絕不手軟。堅持“破網打傘”,嚴肅查處“村霸”、宗族惡勢力和黃賭毒背后的腐敗行為,持續凈化基層政治生態。今年以來,全州共排查扶貧領域問題線索1294件,查處709件,處理918人,分84批對159起扶貧領域違紀問題典型案例進行了通報。查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731件940人。共受理排查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線索831件,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99件99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7人、問責17人,移送司法機關21人。

建立長效機制,呵護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建立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機制,出臺了《關于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鞏固和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意見》《關于貫徹落實“六個相統一”要求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意見》《關于推動實現“四個自我”良性循環的實施意見》《中共楚雄州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工作提醒辦法(試行)》等一系列制度,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全州呈現出政治生態持續向好、政治生活嚴肅認真、政治文化積極健康的良好局面,為推進“1133”戰略、推動彝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嚴肅追責問責,清除政治生態污染源。召開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認真傳達省委十屆八次全會精神和秦光榮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的剖析報告精神,堅決支持黨中央對秦光榮的處理決定,堅決肅清白恩培、仇和等特別是秦光榮流毒影響,全面徹底消除侯新華、趙海仙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的嚴重危害和惡劣影響。下大力氣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堅決清除政治污染底泥和污染因子。加強對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減稅降費政策落實情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等工作的監督檢查,嚴肅查處空泛表態、應景造勢、出工不出力等突出問題。持續正風肅紀,嚴厲整飭作風積弊,以釘釘子精神持續整治“四風”問題,推動廣大黨員干部把轉作風、改作風轉化為行動自覺。今年以來,全州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51件59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5人,點名道姓公開通報曝光典型案例18批50起。給予州管處級干部黨紀政務處分21人,堅決清除政治污染底泥和污染因子。(張朝瓊  普曉芹  彭天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