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厚重,在于高,巍峨聳聳,矗矗堆螺;在于靈,云霧渺渺,松石嵩嵩;在于勢,頂摩碧漢,龍盤鳳翥。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李繼峰 攝)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南北】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高蕊 攝)
《山中雪后》
【清】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重來三月青山道,一片風(fēng)帆萬柳絲。(李小昆 攝)
《江上望青山憶舊》
【清】王士禎
揚(yáng)子秋殘暮雨時,笛聲雁影共迷離。
重來三月青山道,一片風(fēng)帆萬柳絲。
南星變大火,熱氣馀丹霞。(謝偉煒 攝)
《早秋贈裴十七仲堪》
【唐】李白
遠(yuǎn)海動風(fēng)色,吹愁落天涯。
南星變大火,熱氣馀丹霞。
聞?wù)f沖濤千尺浪,兩江極目盡皆山。(鄧忠權(quán) 攝)
《詠李白早發(fā)白帝城·其二》
【明】朱元璋
謫仙東下入睢間,一葉扁舟日日還。
聞?wù)f沖濤千尺浪,兩江極目盡皆山。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鄧忠權(quán) 攝)
《終南山》
【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郭風(fēng) 攝)
《始安秋日》
【唐】宋之問
桂林風(fēng)景異,秋似洛陽春。
晚霽江天好,分明愁殺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業(yè)事黃老,妙年孤隱淪。
歸歟臥滄海,何物貴吾身。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趙光祥 攝)
《觀滄海》
【兩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zhuǎn)迷。(柴保輝 攝)
《宿石邑山中》
【唐】韓翃
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zhuǎn)迷。
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shù)峰西。
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鄧忠權(quán) 攝)
《山行留客》
【唐】張旭
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張宇曼 攝)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hù)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聳翠摩蒼列畫圖,彤云作雪滿天鋪。(李繼峰 攝)
《雪山》
【宋】金朋說
聳翠摩蒼列畫圖,彤云作雪滿天鋪。
青山莫謂長無老,一夜飛瓊盡白顱。
(宜良縣紀(jì)委監(jiān)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