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人·鏡頭】追尋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精神——王復生、王德三烈士故居

發布時間:2019-10-09 08:10:23   來源:大理州紀委監委

王復生是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19位發起人之一,也是我們云南籍的第一個中國共產黨黨員。他的胞弟王德三,是陜北黨組織的主要創始人,是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任省委書記,是云南人民解放之路的開拓者和奠基人。為紀念祥云人民的好兒子王復生、王德三,兄弟兩人的故居于1985年被該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11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8月被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確定為云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2年6月,祥云“紅色傳承”教學基地被列為全省四個干部教育培訓黨性教育現場教學基地之一,故居就是教學基地的其中一個教學點。讓我們一同走進祥云“紅色傳承”教學基地,追尋革命先烈的足跡,感悟革命初心。

1.祥云縣“紅色傳承”教育館.jpg

祥云縣“紅色傳承”教育館

2.王復生、王德三烈士故居.jpg

 王復生、王德三烈士故居 

3.王復生、王德三烈士故居院落一角.jpg

王復生、王德三烈士故居院落一角 

王復生,原名王濡廷,1896年出生于該縣劉廠鎮王家莊村的一個耕讀世家;1918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文科預科班。1919年5月4日,王復生作為骨干,參加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擔任護旗手,并參加了“火燒趙家樓·痛毆章宗祥”的行動。

4.1920年1月18日,王復生與毛澤東等人的合影。左四為毛澤東,左三為王復生。.png

1920年1月18日,王復生與毛澤東等人的合影。左四為毛澤東,左三為王復生?!?/p>

王復生是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19個發起人之一,并且他還在研究會擔任法文翻譯組組長。在北大求學期間,王復生還和毛澤東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5.王復生烈士銅像(設計稿).jpg

王復生烈士銅像 

1927年,中共廣東區委書記陳延年(陳獨秀的長子)指示王復生以國民黨中央特派員的身份回云南,幫助組建國民黨云南臨時省黨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王復生不幸遭云南軍閥逮捕,后被營救出獄。1928年6月,王復生被黨組織派往東北開展工作,在哈爾濱組織策劃反日學生運動。1936年6月,王復生被日軍逮捕。1936年8月15日,王復生在齊齊哈爾北門外江壩被日軍殺害,時年40歲。幾經輾轉,他的妻子郭煥章才把王復生的骨灰帶回到云南昆明,最終安葬在昆明黑龍潭公園。

6.王復生、王德三、王馨廷三兄弟合影(設計稿).jpg

王復生、王德三、王馨廷三兄弟合影 

王德三,原名王懋廷,1898年生。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預科班,同年,加入了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2年經鄧中夏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陜北黨組織的主要創始人,云南人民解放之路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7.黃埔軍校任政治教官時的王德三(設計稿).jpg

黃埔軍校任政治教官時的王德三 

1926年初,根據周恩來的指示,王德三被黨組織派往廣州黃埔軍校任政治教官,奉命在廣州大沙頭舉辦政治訓練班,為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滇軍)培養政工人員,并兼任班主任。王德三在這批學員中發展培養了28名中共黨員,后來這批學員大多數成為云南早期革命和黨組織的骨干,在云南以后的革命斗爭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8.王德三獄中遺書(復制件).jpg

王德三獄中遺書(復制件)

1930年,王德三在白色恐怖和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決定趕赴上海,向黨中央匯報云南的情況,在從滇西繞道緬甸輾轉上海途中,不幸被叛徒出賣,隨后被捕。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王德三毫不動搖,在獄中飽含深情地寫下了一封感人至深的萬言遺書。1930年12月31日,在獄中度過51天的王德三在昆明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32歲。

9.重溫入黨誓詞.jpg

重溫入黨誓詞

9.聆聽革命先烈事跡.jpg

聆聽革命先烈事跡 

如今,每年來自省內外各級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紛紛組織干部職工,走進教學基地,追尋革命先烈的足跡,感悟革命初心。 

10.烈士故居內王復生、王德三兄弟塑像.jpg

烈士故居內王復生、王德三兄弟塑像 

王復生、王德三兄弟是云南人民的驕傲,更是祥云人民的驕傲,他們為了民族的獨立解放、人民的自由幸福,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他們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們追求真理、矢志不渝、不怕犧牲的精神,激勵著我們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譜寫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云南篇章而努力奮斗!

(祥云縣紀委監委  祥云縣“紅色傳承”教學基地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