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人?手記】不管多遠我們都要去

發布時間:2019-01-22 08:09:36   來源:文山州紀委

“麻煩你們了,一個電話讓你們那么遠的跑來。”,草果山村小組群眾林某在送我們出門時,邊說邊伸出他那長滿老繭的手要和我握手,我趕緊伸出雙手握住他的手回應道:“沒事,你們只要有問題反映,不管多遠我們都要來。”這是我們在2019年1月5日第二次到草果山村小組了解情況時的場景。

1月4日晚上10點多,我們在梳理白天走訪草果山、牛場、寨子等情況時,一名草果山的群眾打來電話,說有問題要反映,但由于手機信號不好聽不清楚,所以巡察組沒有了解到真實的情況。于是組長安排我們第二天到草果山了解情況。

“草果山”——位于麻栗坡縣鐵廠鄉邊境董渡村委會,距村委會約6公里左右,距鐵廠鄉政府所在地15公里。大約早上7點多,連續幾天的大霧逐步散去,我們三人坐上車再次向草果山進發,車輛在彎彎曲曲的道路上行駛著,只感覺山高坡陡,彎多路窄,顛簸異常。車窗外,連綿的群山間白霧依然繚繞,有的只看見山間,有的只看見山腰,有的只看見兩面的山梁,仿佛大海里的一個個奇形怪狀的小島,美不勝收。

美景沒有留住我們的腳步,8點左右,來到草果山村頭的岔路口,我們便直奔他家,剛一進門,便見到一個不高不矮大約50歲左右的群眾迎了出來,“同志,你們是巡察組的嗎?快進來。”“是的,我們是巡察組的”我一邊進屋一邊說道:“昨晚上你打電話到村委會時,聽說你要反映問題,我們就又趕過來啦”在他的招呼下我們走進廚房坐在火塘邊,他邊生火邊說:“麻煩你們了,昨天白天我去做活路了,沒有遇著你們,我有些問題要反映,所以就跟我哥要了你們的電話打給你們了,我哥是村干部。”環顧四周,廚房陳設簡單,火塘邊一堆干柴,炤臺邊有一包米,有點青菜。“哦,你有什么問題請說吧。”“我們村的集體資金多年沒有公布了,村上每年給1000元錢,我們都不知道用在什么地方……”

經過1個小時的不斷溝通,我們基本了解清楚了他要反映的問題,在一一作了記錄,并跟他反復核對無誤后,對他說:“你反映的問題我們都會認真了解,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復”。小李接著問他,“你家是建檔立卡戶吧,你家有幾個人啊,掛鉤你家的人經常下來嗎?有該享受的政策享受到了嗎?”他答道:“我家有4個人……政策都享受到了。

我看了解得差不多了,就對他說:“有什么請你隨時打巡察組的電話,我們要走了。”于是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

其實這只是巡察組巡村的一個鏡頭,我們第四巡察組此次負責對3個村的延伸巡察,計劃要跑80多個村小組300余戶農戶,從1月4日以來,我們每天都在各村各寨中穿梭,沒有誰叫苦叫累,到現在已走訪群眾200余戶,接到群眾訴求及反映200余件,一些能夠及時辦理的,巡察組及時梳理第二天就移交鄉黨委或村級黨組織進行立行立改,每當見到群眾反映的問題得到解決,我們就會感到很欣慰。但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群眾訴求還有很多沒有解決,也還有很多村寨我們沒有走到。巡察組組長說:“凡是有群眾來電實名反映問題,不管多遠,我們都要去。(硯山縣委巡察辦  謝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