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入黨,要去哪里入呢?”下午5時54分,我收到了小趙發來的這條信息。
“可以把入黨申請書交到你住址所屬的社區黨組織。”我及時回復了他。
閑聊了幾句近況后,得知他奶奶剛過世,今天辦完奶奶的后事。接著他問我:“你可以當我的入黨介紹人嗎?”
“當然可以”……
我用簡單的文字壓下了內心的興奮,我簡直激動極了。
小趙全名趙金貴,2011年獲得云南省第三屆道德模范稱號,同時,他還有著普洱市助人為樂道德模范、思茅區感動茶城人物等頭銜。
認識小趙是在2011年,那時我參加工作還不滿1年,那時他還在市供電局做保安,這個河南小伙長得挺結實,膚色也成了地道的普洱“小麥色”。
“2009年的一天,趙金貴經過五一商業街,一群人正圍著看熱鬧,一個穿著破爛的小女孩四肢著地,驚恐地看著眾人,趙金貴不顧眾人‘她可能有狂犬病’的提醒,給了小女孩一個擁抱……”趙金貴的故事就從那個擁抱開始,那時的他只有19歲,小女孩9歲,她妹妹6歲,然后,他承擔起了照顧這個被叫做“狗娃”的聾啞女孩和她60歲半邊癱瘓父親以及妹妹的全部責任。
出于好奇,后來我隨他去過小女孩家里,那是2011年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去思亭市場買了些水果,小趙的電動車載著我到了小女孩一家居住的廉租房,家里幾乎沒有家具,癱瘓的老父親睡在破舊的沙發上,小趙才幾天沒到家里,廚房里已經沒有任何能吃的東西,我只看到盆子里泡著發了霉的干米線。我完全無法想象普洱城區里居然還有如此心酸的場景。
2011年,我的工資是1900多元,趙金貴是市供電局的聘用制保安,可想而知他的收入并不可觀,他把大部分的工資都用在了這個“家”里,把聾啞小女孩送入普洱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習不算,還讓6歲的妹妹也上了小學。
后來,小趙辭去了保安的工作,開啟了自己的創業路,他種茶、養雞、教跆拳道、做軍事夏令營……我也因為工作原因,與小趙鮮有見面聊天的機會,但微信常常給對方點贊加油。去年,我收到了他結婚的請柬,他說,和媳婦很有緣,是他的“小粉絲”,倆人因為助人為樂的故事走到了一起,現在夫妻倆共同照顧著那個小女孩一家。
今天的中國紀檢監察報刊載了一篇通訊《用一輩子傳承雷鋒精神》,文章講述雷鋒生前的戰友孫圣軒老人用實際行動傳承雷鋒精神的事,孫老轉業到當地縣醫院后,當了一輩子鍋爐工人,不求名利,退休后仍發揮余熱,主動申請重返鍋爐工人崗位,還義務承擔起醫院的衛生保潔工作的事跡。孫老說:“傳承雷鋒精神,是一輩子的使命。”
其實,雷鋒一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他的崇高精神體現在平凡崗位上和日常生活中。孫圣軒老人把雷鋒精神傳承下來,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平凡的事。趙金貴也一樣,他沒有因為出名了,獲得榮譽了,就覺得自己做了了不起的事,他仍然做著那個平平凡凡的趙金貴。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在我們身邊,也有著千千萬萬個平凡的“雷鋒”,比如交警叔叔把突發疾病的孩子送到醫院,比如志愿者攙扶老人過馬路,再比如小店老板為環衛工人遞上一杯熱茶……或許他們做的好事沒有雷鋒那么多,或許那只是一個簡單的善舉,但倘若所有的好事都聚集在一起,那必將是一股無比強大的洪荒之力。
紀檢監察機關,是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的專責機關,紀檢監察干部在全面從嚴治黨中肩負著重要使命,干的都是“打鐵”的活,自身就必須做“鐵打的人”。我們只有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和政績觀,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才能使我們黨始終像雷鋒一樣,保持著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紀檢人弘揚雷鋒精神,就是要把雷鋒精神融入本職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身邊的每一件事情,為社會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于我看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于黨、忠于人民,也是自覺以雷鋒同志為榜樣,積極弘揚雷鋒精神的具體體現。
“小趙,謝謝你愿意讓我成為你的入黨介紹人,我也要像你一樣,做個平凡的‘雷鋒’。”觸碰了手機的發送鍵后,我哼唱起了那句熟悉的旋律,“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柴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