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黨的巡察組是總書記派來的,是來督促村干部好好干的;巡察組把農民的小事當大事辦,在村里操心操勞,太要得了……”自去年11月以來,文山市柳井彝族鄉奢都行政村下沖自然村78歲的老黨員馬正云逢人就夸巡察組的好。
巡察組到馬程周家了解情況(王銘堅 攝)
7月23日,我們一路采訪來到了下沖苗族村。下沖村地處偏遠,全村17戶苗族人家居住在一個小山坳里,抬頭是山,出門也是山,村民們到鄉政府所在地趕集,走路要兩小時左右,坐車也要四十來分鐘,交通不便,生活生活條件差。
在中央巡視辦、云南省委巡視辦聯合調研組悉心指導下,自2018年10月29日起,文山州積極探索實踐對村(社區)黨組織巡察新模式,選取文山市柳井鄉4個行政村開展駐村巡察。巡察簡化了進駐見面溝通、情況匯報等工作環節,把工作的重心放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上,巡察人員深入農戶家中、田間地頭,面對面聽意見。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事實過程清楚、責任主體明晰、鄉黨委職責范圍內可以立行立改的問題,巡察組及時移交鄉黨委辦理,做到當日問題當日收集當日移交辦理,并由整改督查組對立行立改辦理事項全程跟蹤督辦。
馬正云是有著51年黨齡的農村老黨員,曾是村里的赤腳醫生,對黨有很深的感情。對于這次巡察,馬正云有很真切的感受。
“雖然我們村又偏又遠,路不好走,也才17戶,但巡察組的干部們沒有忘記我們苗家人。那天巡察組來到我們苗寨一家一戶走訪,問我們對村干部有什么意見建議,家里有什么急事難事。當巡察組來到我家時,我隨口提了一下自己2017、2018兩年沒領到老黨員補助金,沒想到這樣一句話他們都帶回去了,第二天就告訴我現在老黨員補助金不再發現金,改為打到社保卡,讓我查查社保卡賬戶。后來我讓兒子去查,才清楚以前就打到社保卡了,是我自己不知道。”馬正云說道。
在下沖苗寨,對巡察組充滿感激的,遠不止馬正云一人。另一位村民也對我們說起了他與巡察組的故事。
“我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住的房子是危房,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幫助下,2018年初我家五口搬到了建好的新房里。雖然搬進新房,但我們一家人卻高興不起來。電線桿就立在自家門口,但一到晚上屋里就黑漆漆,家里的電器用不成,特別是粉碎機動不了,要四處求人打玉米喂豬喂牛,心里非常急,恨不得自己爬上電桿把電拉下來。”在山腳新建的房子里,檔卡戶馬程周說道。
去年初他們一家搬到新房后,屋里一直通不了電,他三次到供電所反映,得到的都是“這段時間忙,等起,過段時間來接”的答復。
2018年11月2日,巡察組進村召開座談會征求意見建議,村干部向巡察組反映了檔卡戶新建房屋不通電的問題。不久之后,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
“巡察組的工作效率就是高,威力就是大。我們以前也多次反映過,但一直拖著。這次巡察組來一反映,就立即作為立行立改問題反饋到鄉政府和供電所,沒多久馬程周幾家就接通電了。”被檔卡戶通電問題困擾近一年的奢都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金全對巡察組的工作贊不絕口。(普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