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辜負了黨的教育和部隊多年的培養,在行為上沒能抵御住誘惑,最終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悔恨終身……”經查,曾齊海利用邊境檢查站站長職務便利,放私護私,充當“保護傘”,多次收受10余名走私人員財物,數額巨大。
時光飛逝,回想這起我牽頭承辦的案子,讓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一名經歷兒時苦難艱辛生活,受黨和部隊培養多年的基層軍官,邊境一線的國門衛士,為何會成為一名為走私分子大開“綠燈”,充當“保護傘”的犯罪分子呢?話得從頭說起。
曾齊海出生在江西省廣豐區一戶山區農民家庭,從小父母離異。沒有了母親失去母愛的他們三兄弟,十分讓人憐憫同情。曾齊海在兄弟3人中排行老二。他們兄弟三個是父親又當爹又當媽、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因為家庭非常困難,他們弟兄三個只有曾齊海勉強讀完初中。為了擺脫家庭困難,他哥哥和弟弟尚未成年就外出打工,至今仍常年遠離家鄉在外打工。
據隔壁鄰居回憶,曾齊海從小乖巧、懂事,學習刻苦成績好,只是家庭實在太困難,老父親無力供他繼續上學,初中畢業后,父親就讓曾齊海入伍當兵。按父親的想法愿望,當兵是一條好出路,可以吃飽穿暖,甚至改變娃的命運。
懷著對部隊的向往,父親的愿望和自身的理想,1995年12月,20歲的曾齊海從江西老家來到西雙版納邊防支隊機動大隊,如愿以償穿上了夢寐以求的綠軍裝,成為一名光榮邊防武警戰士。
從入伍參軍到考入軍校深造,到軍校畢業返回部隊,曾齊海22年軍旅生涯,他從一名普通戰士,軍校學員、排長,派出所民警、副所長,邊境檢查站副站長、站長,一步一步走上了基層主官的崗位。
據曾齊海說:“我們整個家族,新中國成立以來就只有我這么一個黨員,整個村委會解放后就我一個營級軍官。所有原來引以為傲的榮譽,現在一切歸零。這一刻我變成了反面人物,后悔啊!”
這樣一位家鄉人眼中的成功人士,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從一名戍邊戰士,國門衛士淪為“護私站長”呢?
人生觀、價值觀扭曲,背棄初心使命。
1995年12月至2017年4月,20多年的軍旅生涯,讓曾齊海從一個普通戰士躋身于軍官行列,又從光榮的黨員領導干部淪落為階下囚,正反對比,讓人痛惜。
曾齊海坦言:“自從我當了站長之后,走私人員就開始蜂擁而至,利用各種借口、理由來接近我,和我拉關系套近乎。漸漸地,接觸的老板多了,眼睛花了,內心也亂了。看到走私老板們揮金如土、一擲千金,內心慢慢發生蛻變,貪婪的欲望漸漸燃燒起來。”
在高壓反腐的形勢下,不收斂不收手,反而背道而馳、逆向而行,開始放縱自己,他經常與走私分子吃吃喝喝、稱兄道弟,逢年過節,毫無忌憚地收受走私老板們的紅包禮金。
曾齊海回憶說:“2013年春節前夕,大米走私商高某送來一個1萬元的紅包。收受紅包后,開始內心有些害怕,但也有點竊喜。害怕的是擔心自己貪欲之門一旦打開就關不上,竊喜的是自己當領導了,得到了老板們的追捧,何樂不為呢?貪欲之心得到了滿足。”
曾齊海對自己第一次收受紅包,記憶猶新,仿佛就在昨天。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然而,短短兩年后,曾齊海所受賄金數額巨大,令人瞠目。
從軍、入黨之初曾齊海內心是有神圣感和使命感的,廉潔自律的基本政治和價值素養是他筆記本和心頭上常駐的自我警醒。
但隨著時間流逝,隨著職位的一步步上升,手中權力慢慢增大,曾齊海在形形色色需求者絞盡腦汁的“圍獵”下,他最終視若珍寶的初心在糖衣炮彈的侵蝕下迅速“決堤”。引以為傲的使命感也被一時的假象和形式沖淡。犯罪從最初的忐忑不安到后期的面不改色,為官為民演變為借官斂財。而曾齊海對自身價值觀的扭曲和初心的背離卻渾然不覺,直至身陷囹圄才幡然醒悟。
貪欲之門一旦被打開,就再也無法關起。
收錢放私,放私收錢,權錢交易,肆無忌憚,無所顧忌,至黨紀國法于惘聞,令人發指。
古話說“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走私販私分子給你吃,給你喝,給你錢不是白給,他們會從你身上撈回更多。
面對走私分子的要求,曾齊海不是嚴詞拒絕,而是抹不開情面、狠不下心拒絕等錯謬的虛假善良包裝自己的利欲熏心和投機僥幸,大搞變通思想,還用歪道理來武裝、說服自己。曾齊海枉顧職責、背棄黨性、褻瀆法律才使得犯罪悲劇上演。
曾齊海犯罪的主要和根本原因源于他自身,但不得不引起我們注意的是,曾齊海的犯罪行為從萌芽到后來的膽大猖狂歷時2年,竟然沒有被發現制止。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因為在利益面前,人性是最不確定的因素,所以信任永遠不能代替監督,權力面前絕對的信任就等于放縱。
嚴是愛,松是害。讓制度“長牙”,讓紀律“帶電”。只有健全監督管理體系才能為權力這把雙刃劍帶上劍鞘。
曾齊海在《懺悔書》中最后寫到:“相信,什么路都有出路,都有奔頭,唯獨犯罪這條路是死路,是絕路,永遠沒有出路,一切都悔之晚矣!每次追悔只有無比的傷痛。只有讓余生在反思中悔過,在遵紀守法的行動中救贖自己的靈魂。”
對呀!世上沒有后悔藥,人生也沒有如果和來世,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于擁有團圓家庭、事業成功。失去自由,你將悔恨終身。(楊哲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