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作為村里的報賬員,在辦理報銷培訓費的過程中,違反了有關規定,負有一定責任。經研究決定今天對你進行談話提醒,請你認真反思,談談認識和態度。”
“很感謝你們及時給我把問題指出來,今天的提醒給我的工作敲了一次警鐘,讓我真正從中醒悟,使我深刻認識到自己工作上存在的問題和失誤。今后,同樣的問題我再也不會犯第二次了……”
這是我們在對問題線索進行核實后,與某村報賬員進行談話提醒時的場景。
初核結束后,辦案小組的人員經過認真分析研判,發現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制度執行不到位、報賬程序不規范,為了防范類似問題的發生,向縣財政和農業部門下發了監察建議書,督促業務主管部門在全縣認真清理,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改進。
及時找到相關當事人,與村里的報賬員及有關審批人員,進行提醒談話。談話過程中,針對該村財務管理方面存在問題,我們直接指出問題,講清這樣做違反了財經法規關于會計核算方面的規定,資金可能出現脫離監管、失管失控,被相關人員貪污、挪用的風險,從而造成違紀違法行為。同時,也通過介紹其他發生在身邊的類似案例,深入剖析發案原因和管理中的薄弱環節,促使當事人從中汲取深刻教訓、引以為戒。在談話過程中,當事人說得最多的就是對我們辦案人員的感謝,言語之間,能感受到被談話人對紀檢監察工作的理解和肯定,談話也取得了預期的效果,達到了提醒的目的。
談話結束后,讓我回想起領導時常向我灌輸的理念:“我們開展審查調查工作,查處不是最終目的,要通過審查調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源,通過多種方式堵塞漏洞,從而達到治本的最終目標。”從檢察機關轉隸到紀委監委紀檢監察室工作快兩年了,參加此類的提醒談話也是常態,在辦案過程中教育當事人正確面對自身存在的問題,讓“治病救人有溫度”,真正實現嚴管和厚愛結合、懲戒和挽救并進。
實踐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第一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于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到位,防止小問題演變成大問題。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紀檢監察機關履職全過程,筑牢黨員干部走向違紀甚至違法的第一道防線,發揮執紀審查調查工作的治本功能,用心守護好政治生態,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的統一,讓治病救人,真正達到有力度也有溫度。(華坪縣紀委監委 丁澤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