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侵華日軍在魯西平原進行多兵種聯合的冬季大掃蕩,魯西軍區司令員楊勇命令特務三營的營部及第九、十兩個連隊組成對日軍的阻擊部隊,在蘇村(今山東省莘縣張寨鎮蘇村)對敵施行阻擊,以掩護黨政機關及大部隊的轉移。
1月17日上午9時左右,哨兵來向特務三營營長鐘銘新報告:“東南方向有6輛滿載日軍的汽車正向蘇村方向撲來。”話音剛落,九、十連的哨兵相繼鳴槍報警。當敵人進到距我前沿工事只有100多米時,鐘營長一聲令下,機步槍一齊開火,槍聲壓過了敵軍汽車的引擎聲,不少日軍中彈后從車上栽下來。其余的立即跳下車,排成戰斗隊形向我九連陣地沖擊。九連戰士憑借工事掩護展開火力,又殲滅一批敵人,剩下的敵人趴在地上不敢動彈。幾分鐘后,敵人的后續增援部隊趕到,200多名日軍從十幾輛汽車上跳下,在幾十挺機槍和幾十門小炮的掩護下蜂擁著沖過來,我九、十兩連戰士同時施展火力將其擊退。日軍銳氣受挫,藏在汽車后面久久不敢反擊。
上午11時,戰斗再次打響,敵人主攻目標仍是九連陣地。激戰中,九連連長黃學友身負重傷,拉響手榴彈與沖上來的敵人同歸于盡。敵人乘機將九連陣地沖出一個缺口,副教導員秦光立即帶領戰士與敵人展開搏斗,終于將敵人擊退。這時,另一方敵人又沖破十連陣地,攻進了南門,指導員嚴海元和代連長高云漢立即組織反擊,硬是將敵人頂了回去。
中午,敵人已對蘇村的四面進行了包圍,并用重機槍封鎖了通往蘇村的所有路口,后集中輕重武器向我陣地發起全面進攻。三營指戰員個個視死如歸,與敵人展開了浴血奮戰。正當戰斗進入白熱化階段的時候,敵人又調來5輛坦克直沖九連陣地。九連戰士用集束手榴彈對付坦克,此時二排長劉勇身負重傷不能站立,便將幾個手榴彈掖在腰間,爬到陣地前沿的通道口上,待敵人第一輛坦克開過來時,他同時拉響幾顆手榴彈。劉勇犧牲了,敵人的坦克也癱瘓了,后面的坦克攻不上來,敵軍尾隨的步兵頓時大亂。九連戰士趁機開火,打得敵人血肉橫飛。鐘營長腹部被彈片擊中,他忍痛燒掉身上藏著的重要文件,用棉衣角堵住傷口,拿起一顆手榴彈滾出掩體,拉出彈弦,與沖上來的幾個鬼子同歸于盡。十連指導員嚴海元在房頂上抱著機槍向敵人掃射,忽然腿部中彈,連人帶槍跌落小巷中,他打完了最后一梭子彈,至死懷中仍抱著那挺機槍。
戰斗進行到下午1點鐘,敵人占據了村中主要街道,到下午4點多鐘,我方只剩下50多人,仍在頑強抵抗。敵人無奈,開始施放毒氣。毒氣嗆得戰士們劇烈咳嗽,鼻涕一把眼淚一把,十分痛苦。他們找來濕毛巾包著肥皂沫、大蒜渣捂住口鼻,繼續戰斗。
到下午5點左右,沒被毒氣熏倒的只剩下10多個戰士,大家轉移到蘇村西北角的一處小院中的一間舊房子里。見房后有幾個敵人正在烤火,戰士們開槍消滅了2人,剩下的敵人很快爬上房頂,將手榴彈和毒氣彈一起往院子里投。毒氣瞬間涌進屋子,屋內的戰士很快就暈倒了,不幸落入敵手。敵人將被俘的戰士拉到院子里,待戰士們凍醒后便審問軍區機關和楊勇司令員的去向。敵人半天都沒能從戰士口中得到想要的信息,便氣急敗壞地用刺刀向戰士們身上猛刺,戰士們一個個倒在血泊中。
下午6點左右,日軍撤退后,蘇村群眾在清理戰士遺骸時發現有幾個胸口還有熱氣,便緊急包扎搶救,后抬進地窖掩藏起來,這場戰斗我部隊只有8人得以存活。
蘇村阻擊戰,我阻擊部隊在人數、武器均處于劣勢的情況下,以130多人的兵力,阻擊和牽制了比自己多十幾倍的日軍的瘋狂進攻,掩護了邊區首腦機關和當地軍民的安全轉移,用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抗日豐碑。
如今,位于蘇村東部的蘇村阻擊戰紀念館,建有當年蘇村阻擊戰中為國捐軀的抗日烈士的合葬墓。每年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到此祭奠。“寒冬流盡戰友血,澆得今日百花奇。”這是當年蘇村阻擊戰的幸存者秦光在祭奠戰友時含淚寫下的詩句。(張丁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