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禮義

發布時間:2019-11-05 07:49:01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人家之興替,在禮義不在富貴。假令貴為公相,富等崇愷,而人無禮,正為家替。若簞食瓢飲,肘見纓絕,而人有禮義,正是家興。吾人為身謀,為子孫謀,為親族朋友謀,皆當如此,然后為忠。

重內輕外

貴莫貴于為圣賢,賤莫賤于不知恥。貧莫貧于未聞道,富莫富于蓄道德。流芳百世曰壽,得志一時曰夭。貧不安分曰窮,士能弘道曰通。貴賤、貧富、壽夭、窮通,如此方為真實。

謹言行

凡不可與父兄師友道者,不可為也。凡不可與父兄師友為者,不可道也。不可乘喜而多言,不可乘快而易事。欲人無聞,莫若勿言。欲人無知,莫若勿為。

務學

積財千萬兩,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習而可貴者,莫如讀書。世人不問賢愚,皆欲識人之多,見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營饌,欲暖而懶制衣也。

器量

人之器量最宜宏大,宏大則能容人之所不能容,忍人之所不能忍。昔之名人碩士,未有器量宏大而不能保身全名者。在朝當如呂蒙正不問朝士之名,在家當如張公藝九世同居之忍,則善矣。

學先根本

人之為學,須以孝義切切為務。若一向偏滯辭章,深所不取。此實保家第一事,不可不慎。少年子弟,須當諄此切訓。

克勤

自大舜稱禹,不過“勤儉”二字,況下于禹者,可以不勤不儉乎?然勤有三益,蓋民生在勤,則勤不匱,一夫不耕,必受其饑;一婦不織,必受其寒。是勤可以免饑寒也。民農晝則力作,夜則頹然甘寢,非心淫念無從而生。晉公父文伯之母曰:“瘠土之民,莫不向義,勞也。”淵明詩曰:“田家豈不善,弗獲辭此難。四體誠乃疲,而無疾患干。”是勤可以遠淫辟也。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周公論三宗文王之壽,必歸之無逸。呂成公釋之曰:“主靜則悠遠博厚,自強則堅實精明。操存則氣循軌而不亂,收斂則精神內守而不浮。”是勤可以致壽考也。

——摘自《傳家寶全集》(清·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