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黨是最有革命精神的黨。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在進行社會革命的同時不斷進行自我革命,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政黨最顯著的標志,也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關鍵所在。中國共產黨近百年歷史,就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偉大社會革命與黨的自我革命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華麗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這是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內涵的精辟概括,是對黨98年帶領中國人民不斷奮斗歷史的深刻總結,也是對新中國成立70年來所引發的社會變革性質的準確定性。
社會革命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為基礎,不僅是打破舊的體制的改造運動,更是塑造新的社會的建設運動。
社會革命是為了解放生產力。70年來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建設,其目的也是通過不斷解放生產力,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實現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性質與目的的同一性證明:70年來黨帶領人民取得的各項偉大社會成就就是一場全面深刻的社會革命。尤其改革開放以來,歷時40多年的改革開放偉大實踐,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對外開放的轉變。社會主義建設有了新理論、新思想,社會發展踏上了新征程,人民生活有了新變化,社會主義煥發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革命者必先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在認識到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是一場深刻社會革命的同時,我們也應深刻認識到,70年風雨歷程同樣銘刻著黨不斷進行自我革命的印記。無論是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實踐,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刀闊斧地全方位推進深化改革,特別是在黨的建設方面,直擊積弊,清掃頑疾,全面從嚴治黨,都是黨不斷進行自我革命的重要舉措。
“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我們黨必須勇于進行自我革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習近平總書記這段論述點明了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的關系,勇于自我革命是發展好這場社會革命的先決條件。70年來,我們黨始終把抓好黨的自我革命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與推動各項改革一起統籌謀劃、一起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不是孤立發生、單獨進行的,而是服從服務于黨領導的偉大社會革命。偉大社會革命的性質和內涵,決定了黨的自我革命的性質和內涵。同時,偉大社會革命不是自然發生、盲目進行的,而是我們黨順應歷史潮流和人民意愿引導革命、推動變革的產物。黨的自我革命達到的歷史高度和先進程度,決定偉大社會革命所能取得的歷史進展和實踐深度。
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處理好四個關系,堅持“四個相統一”,首要的就是“堅持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解決黨內問題相統一”。實踐已經證明,中國社會的發展進步無論是在社會革命方面還是在黨的自我革命方面都要堅持正確方向、堅持正確道路,歸根結底就是都要堅持黨的領導。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加強而不是削弱黨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脫離了黨的領導,一切就都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自我革命始終沿著正確方向進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黨同志必須牢記,我們要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我們的方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面對的改革情況問題越復雜、風險挑戰越嚴峻、矛盾斗爭越激烈,越是要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著力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更加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證改革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沒有黨領導下的這場社會革命,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不全面深化改革,就沒有中國的明天。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在改革的基礎上進行更為深刻更加全面的改革。前行的路上,風險與挑戰相伴而行,問題與矛盾始終擺在面前。我們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一茬接著一茬干,一棒接著一棒跑。
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全面、系統、深入地推進改革。改革進入深水區,涉及的部門和領域更多、推進的難度更大、觸及的利益更深,必須有一個更高層級、更強有力的領導“中樞”來加強頂層設計。這個“中樞”,在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擔當。改革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和監督落實,無一不需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來保障。從黨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結號;從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依法治國,到十八屆五中全會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布局“十三五”,再到十八屆六中全會全面從嚴治黨的新部署;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等重大判斷,并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勾勒出清晰的路線圖……一幅幅改革藍圖漸次展開。
“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制度總是需要不斷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話告訴我們:改革是一項永不止步的事業,適應各種形勢,不斷推進自我革命是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和不容推卸的責任擔當,也必將推動新時代黨領導下的社會革命取得新的偉大勝利。(申洪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