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在玉壺——記“一等功公務員”、硯山縣紀委常委、縣監委委員梁龍丹

發布時間:2019-01-25 08:14:03   來源:文山州紀委

“書記,我們的黨風廉政主體責任派單,內容要具體,用詞要準確,形式要靈活,要有安排、有檢查、有落實、有反饋……”時任中共硯山縣紀委常委、縣監委委員梁龍丹言語懇切,表情嚴肅,與者臘鄉黨委書記交換著意見。這,是她千百個工作場景之一。她,13年如一日堅守在紀檢監察戰線,丹心一片、傾注真情,常懷為民之心,永葆公仆本色。近日,在由云南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人社廳、省公務員局舉辦的第六屆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評選表彰活動中,被記“一等功公務員”。

IMG_2199.jpg

同事眼中的“好榜樣”

梁龍丹2004年進入公務員隊伍,后調入硯山縣紀委。她虛心好學,勤奮上進,善于發揮自身特長,以周密、審慎、敏捷的思維贏得了同事的認可,以能干、肯干、務實的作風實現了自我的成長。

2012年6月,時任縣紀委糾風室主任的梁龍丹被委以重任,率先在全州拉開“轉變作風抓落實、改善環境促發展”活動的序幕?!白黠L建設關鍵是解決問題,只有向頑疾叫板、對問題較真,轉改活動才能叫響、群眾才能叫好?!边@是活動期間,梁龍丹對工作人員反復講的話。活動期間,梁龍丹草擬文件,提出了“十個整治目標”,重拳出擊、綜合施策整治浮躁、慵懶、扯皮等“機關病”。她組織人員采取聽取匯報、專項督查、模擬辦事等方式,深入查訪干部作風情況,對發現的“庸、懶、散、慢”等問題,下發通報2份,集體約談單位19家,問責13人;采取問卷調查和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全面收集社會和群眾意見,收集到61個單位在作風建設、勤政廉政等方面的意見建議264條,逐一反饋實行跟蹤問效。

IMG_2205.jpg

同事眼中的“攻堅手”

作為一名領導干部,梁龍丹有穩重、沉著的一面。作為女性,天生又賦予她細膩知性的一面,13年時間的磨礪,更是塑造了她品格獨立、剛柔相濟、睿智敏捷的洞察力和執行力。

作風問題常起于毫末、積于忽微。秉承著“小疾不治、終成大病,小惡不除、終成大性”的古訓,梁龍丹始終身先士卒,帶領工作人員從一個個機關食堂查起、從一張張發票查起、從一次次車輛出行查起,山莊、飯店、超市、KTV,是她時?!肮忸櫋钡牡胤健5絾挝?、部門開展工作,她的出現,成為了當時流傳的一句玩笑話“你又來明察暗訪了”。2014年的盛夏,一封反映某領導公車私用的網絡舉報信交到了梁龍丹手中。接過信,梁龍丹仔細端詳、認真研判,由于舉報人所反映問題時間、地點、車輛都十分具體,多年職業經驗告訴她,問題必須快查快辦。于是,梁龍丹與其他調查人員一道,采取蹲點守候、外圍走訪等方式逐一鎖定關鍵證據。在鐵的證據面前,被舉報人供認不諱。該案的成功查處,成為硯山縣查辦的第一例公車私用的典型案例。2015年7月,梁龍丹在某鄉鎮開展“小金庫”檢查期間,某單位列支春節家屬慰問費的單據引起了她的注意,敏銳的直覺告訴她,“出問題了”。順藤摸瓜,最終查實了該單位節日期間違規發放值班費和突擊報銷差旅費用的違紀違規問題。2017年12月,在單位主要領導的指導下,梁龍丹再次運籌帷幄,率先在全州開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整治“四風”突出問題專項活動,重點對2013年以來存在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突出問題進行大排查、大起底。通過1個多月的集中整治,全縣各級各部門共查找出違規公款吃喝、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違規購買土特產等方面的具體問題1002條。整治期間,共下發督辦通知100份,對226人進行提醒談話,清退違規使用資金205.37萬元。

工作照片2.jpg

正當全縣上下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如火如荼進行之際,梁龍丹又一次臨危受命,奔赴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第一線。為找準工作思路和主攻方向,她提出在縣級推行“3455”工作法、鄉級推行“四查四問”工作法和村級推行“四個三”機制的工作思路。在她的精心組織下,2017年以來,全縣共開展專項紀律檢查16次,發現問題224個,問責處理52人、給予黨政紀處分18人、移送司法機關2人,以強有力的紀律保障推動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深入開展。

群眾眼中的“貼心人”

梁龍丹為人謙和,對群眾她傾注真情、貼心問暖,對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嫉惡如仇、主動出擊。

2013年有群眾舉報稱:“原來辦結婚證在鄉政府就可以辦了,現在只能到縣上辦,加上來回的車費和食宿,費用變高了。而且辦理結婚證的費用也高,要將近90元錢,具體收了什么費用不清楚?!绷糊埖そ邮苋蝿眨钊肱挪楹蟀l現,縣民政局的婚姻登記服務點在設置上缺乏科學合理性,全縣僅保留2個辦理點。且在收費過程中,未嚴格按照婚姻登記相關程序辦理婚姻登記工作,出現擅自擴大行政許可、行政審批事項的情況,存在代收費和搭車收費的情況。為此,她經向領導請示后,向縣民政局下發了《規范婚姻登記服務工作的監察建議》,責令限期整改,并將該問題撰寫成調研信息上報,使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在惠農政策專項檢查中,梁龍丹帶隊翻山越嶺、走村串戶對一張卡一本折進行仔細比對,不遺漏每組對比數據,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2015年對干河鄉低保資金進行核查的過程中,她走進一間低矮破舊的房屋,一個年過半百的男人愁眉苦臉枯坐在火塘邊,滿眼失望地盯著她的腳尖,怎么問也不肯說話。憑直覺,梁龍丹讓其他工作人員暫時回避,與他單獨攀談。原來,他是退伍軍人,因病致貧,享受軍人優撫和低保,但外出打工多年未回,就享受不到民政代繳的新農合資金。經深入排查,更大的問題逐步顯現在梁龍丹面前:該鄉部分低保對象、優撫對象的補助金長期滯留,未能及時發放。“問題嚴重”,梁龍丹立即向上級報告,縣紀委領導迅速作出批示,要求其協調財政、審計等部門組成專案組對該鄉的民政資金進行一次大清查。經過近半年的徹查,共清查出該鄉多發、少發、未發民政補助資金近70萬余元,使該鄉長達6年多的民政資金監管失控、管理混亂問題得到糾治,相關責任人員受到了應有的黨政紀處分,老百姓的合法利益得到維護。

監督執紀有情更暖心。一件件案件得到辦理,一份份民意得到落實,一樁樁事情得到解決,真正做到了讓干部受教育,讓群眾得實惠。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3年在紀檢監察戰線上的堅守,13年的人生磨礪、砥礪奮進,讓這位剛出校門的懵懂學生成長為一名果敢、剛毅的紀檢監察干部?!白鳇h的忠誠衛士,做群眾的貼心人”是每一位紀檢監察干部的至高信念,作為紀檢監察隊伍的普通一員,梁龍丹一直在努力踐行著。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當初那個小梁已然成了“梁姐”甚至“老梁”,然青春正好、不枉年少,它既見證了梁龍丹傾注奉獻的青春,更見證了她的一片赤誠丹心和紀檢監察干部的滿腔熱血。(王永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