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重復評價原則在審理實踐中的適用

發布時間:2019-06-05 08:18:40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典型案例】

羅某某,男,中共黨員,某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2016年7月,羅某某利用職務便利,在藥品采購、款項結算等方面為某醫藥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某謀取利益,收受王某某人民幣8.6萬元。2016年10月,羅某某個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將單位賬戶上500萬元公款分兩次借給王某某公司經營使用,并分3次收受王某某人民幣共計4萬元,2017年5月,王某某分多次將500萬元歸還。

【分歧意見】

該案中,對羅某某涉嫌的罪數和犯罪數額存在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羅某某收受王某某12.6萬元,構成受賄罪,同時個人決定將單位500萬元公款挪用給其他單位使用,構成挪用公款罪,應該兩罪并罰。

第二種意見認為,羅某某收受王某某8.6萬元以受賄罪論處,而收受4萬元系羅某某個人決定將單位公款挪給王某某公司使用后謀取的個人利益,此時挪用公款罪和受賄罪構成想象競合,依據從一重原則,應按挪用公款罪定罪后和受賄罪合并處理。

【評析意見】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現論述如下。

1.個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將公款供其他單位使用中謀取個人利益的認定

2002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第一款的解釋》規定,認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1)將公款供本人、親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2)以個人名義將公款供其他單位使用的;(3)個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將公款供其他單位使用,謀取個人利益的。其中前兩種情形構成挪用公款罪不以行為人謀取個人利益為要件,此時若行為人產生新的犯意,向他人索要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第一款“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賄賂構成犯罪的,依照數罪并罰的規定處罰”的規定,應對行為人以挪用公款罪和受賄罪進行數罪并罰。至于第三種情形,挪用公款罪的構成必須以行為人謀取個人利益為要件,此時個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將公款供其他單位使用和謀取個人利益被合并評價為“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若個人決定單位對單位借款但沒有謀取個人利益的,不能認定為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不以挪用公款罪處理。

《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規定,個人決定單位對單位借款中的謀取個人利益,既包括行為人與使用人事先約定謀取個人利益實際尚未獲取的情況,也包括雖未事先約定但實際已獲取了個人利益的情況。其中的個人利益,既包括不正當利益,也包括正當利益;既包括財產性利益,也包括非財產性利益,但這種非財產性利益應當是具體的實際利益,如升學、就業等?!蛾P于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賄賂犯罪中的財物,包括貨幣、物品和財產性利益。個人決定單位對單位借款中“謀取個人利益”的范圍更為寬泛,涵蓋賄賂犯罪中的財物范圍,收受他人賄賂屬于謀取個人利益的表現形式之一。

2.個人決定單位對單位借款并受賄的,屬于挪用公款罪和受賄罪的想象競合

羅某某個人決定單位對單位借款并收受王某某4萬元,其中收受王某某錢款符合受賄罪中“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構成要件,個人決定單位對單位借款符合“為他人謀取利益”構成要件,此時羅某某行為符合受賄罪犯罪構成要件。同時,羅某某的行為又符合挪用公款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此時受賄罪和挪用公款罪屬于想象競合,根據想象競合從一重的刑法理論,應該選擇受賄罪和挪用公款罪中處罰較重的罪行進行處罰。根據刑法和相關司法解釋,若對羅某某以挪用公款罪論處,應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若以受賄罪論處,應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因此,對羅某某應以挪用公款罪定罪量刑。

若既將羅某某收受他人錢款作為挪用公款罪中謀取個人利益的要件進行評價,又將羅某某收受他人錢款作為受賄罪中收受他人賄賂要件進行再次評價,就對羅某某收受他人錢款這一行為進行了兩次評價,違背刑法理論中禁止重復評價原則。同理,在執紀審理過程中,我們發現存在違紀違法黨員被依法判處刑罰時,在刑事審判中已經充分考慮的從寬情節在黨紀政務處分時再度評價的情況,比如:某鄉鎮一名黨員犯故意傷害罪,鑒于其存在自首情節,法院依法判處其緩刑,鄉鎮紀委在給予其黨紀處分時,對其投案自首的行為再次進行評價,沒有給予該黨員開除黨籍處分,我們對此予以糾正。正是這個原因,《關于貫徹執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條規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被依法判處刑罰的,按照《處分規定》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執行,不適用第十三條、第十四條關于減輕處分或者免予處分的規定?!缎姓C關公務員處分條例》《黨紀處分條例》中雖沒有作出類似規定,但禁止重復評價的基本理念是相通的。

3.對個人決定單位對單位借款并有多次受賄的處理

實踐中行為人存在個人決定單位對單位借款并有多次受賄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結合案例分析如下:第一,如多次受賄與個人決定單位對單位借款之間有關聯性,像本案中羅某某個人決定單位對單位借款與分三次收受王某某4萬元錢款存在關聯性,便成立挪用公款罪和受賄罪的想象競合,應從一重罪處罰。第二,如多次受賄中有的受賄與個人決定單位對單位借款有關聯性,而其他受賄無關聯性,如案例中羅某某收受的8.6萬元與個人決定單位對單位借款不存在關聯性,則應單獨以受賄罪進行定罪量刑;收受4萬元與個人決定單位對單位借款存在關聯,應按照想象競合從一重的原則,以挪用公款罪定罪量刑后與收受8.6萬元的受賄罪合并處理。(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