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鵬志
“阿媽,家里兩個孩子是否享受了相關助學政策呀?”近日,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卡若區紀委監委組成3個小組,分赴該區15個鄉鎮群眾家中,對因學、因病、因疫、因災返貧等問題進行督導檢查,督促扶貧、教育、衛健等職能部門認真履行責任,做好實時監測,及時有效幫助貧困群眾渡過難關。
“去年底,我區最后19個縣(區)均具備脫貧摘帽條件,但距離脫貧攻堅全面勝利還有一段路要走,目前仍存在不少問題和薄弱環節。”自治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中央專項巡視“回頭看”指出的問題和脫貧攻堅考核中發現的問題,自治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把推動解決老問題與舉一反三查找新問題相結合,督促有關職能部門及時抓好整改。此外,在抓好疫情防控監督的同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全面排查,持續加強對脫貧工作成效、脫貧政策連續性穩定性以及脫貧摘帽后“四不摘”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克服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在全國脫貧攻堅大局中有著特殊重要地位。紀檢監察機關堅持靶向治療、精準滴灌,做實做細脫貧攻堅監督工作,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狠抓政策落實,確保如期保質保量完成各項脫貧任務。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脫貧攻堅戰場上,“決戰決勝百日總攻堅”和“百日殲滅戰”正在開展。怒江州紀委監委緊盯中央和省委巡視組反饋的問題和未脫貧鄉鎮行政村存在的短板弱項,推動工作目標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具體。組織州、縣(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下沉80個計劃脫貧出列村和19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用半個月的時間,開展“蹲點式”督查,在脫貧攻堅一線掌握實情、發現問題。
該州建立起問題整改工作臺賬,對排查發現的問題及時轉交責任部門,實行項目化管理,整改一項銷號一項;發現的問題線索統一管理、統一分辦,快查快處,跟蹤督辦。組織督查隊伍分別深入4個縣(市)26個種植、養殖、物流項目實施點,對2018年以來實施的農業產業扶貧項目進行全面排查,發現項目實施方案不精準、經營管理不規范、推進緩慢、驗收不及時不規范、扶貧物資“一發了之”等方面問題20個,并督促整改。
針對農業、民政等行業扶貧領域連續發生的違紀違法窩案等問題,怒江州紀檢監察機關在加大警示教育力度的同時進行復盤分析,剖析發案根源,查找廉政風險,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堵塞漏洞。
為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三區三州”地區紀委監委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緊盯脫貧攻堅領域的薄弱環節和短板,以過硬作風較真碰硬。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紀委監委抽調州紀委監委派駐(出)組、縣市紀委監委、財政、審計、扶貧等職能部門人員,組成6個工作組,采取地域回避、異地檢查、不做現場反饋的方式,對6個縣市、37個州直有關部門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交叉監督檢查。同時,根據監督檢查情況,及時形成高質量的反饋意見,督促各縣市抓好整改落實。
“喜德縣洛哈鎮阿洛村有一條通村路尚未開工,易地扶貧搬遷3號點掃尾工程尚未開工……”近日,四川省紀委監委第二工作組深入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偏遠鄉村,不打招呼、不要陪同、隨機走訪,查找并反饋該縣脫貧攻堅工程項目建設中的問題。針對工作組發現的問題,該縣召集相關鄉鎮和部門對照問題提出方案、逐一分解、落實到人,在48小時內形成初步整改方案,并明確期限督促做實各項整改。
目前,涼山州尚有7個縣未脫貧摘帽,有4個縣貧困發生率超過10%,是典型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堅中之堅。5月初,四川省決定對涼山州進行掛牌督戰,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建設、農村危房改造住房建設任務。該省紀委監委成立工作專班,組成多個工作組,深入各貧困縣區,通過現場督戰,督促解決具體問題。目前,駐縣工作組已完成第一輪督查,收集到的各類問題已全部反饋,推動即查即辦、立行立改;涉及面上較大問題的,已帶回省紀委監委統一推動解決。“常態化的駐縣督查工作將一直持續到脫貧工作完成之時,不勝利不收兵。”工作組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