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之所以痛恨那些違紀違法干部,主要是因為他們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變成了吞噬百姓利益的工具,侵占了貧困群眾的‘救命錢’。”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認為,信息的不公開、不對等是造成一些基層干部肆意妄為,在惠民惠農政策落實過程中“暗箱操作”的主要原因。
惠民惠農資金與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直接影響著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大理市嚴格按照村級評審、鄉鎮復審和市級審定程序,層層把關,惠民惠農項目資金主管部門在收到上級各部門發放的項目資金后,按照資金發放的時間和要求,做好使用計劃、監管指導等工作,逐級下發補貼指標,建立數據庫,從上而下,分別進行市級、鄉鎮和村級備案,并做好相應公開工作,真正將惠民惠農資金數據“曬”在公眾面前,在“陽光下”運行。
護航惠民惠農資金,確保“每一分”都用在群眾身上。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過檢查、約談、問責等措施,督促市、鄉鎮、村三級認真履行監管職責,進一步規范涉農惠農資金申報審批、撥付兌現的管理制度,對數額較大或社會較關注的資金項目進行跟蹤監督,對問題較多的部門實行重點監控、重點整治,確保項目資金依規運行,真正打通惠民惠農資金監督管理“最后一公里”,確保各項惠民惠農政策末端落實,資金精準到位。
2019年通過“一卡通”發放惠農項目10項、資金2985.64萬元。“聚焦錢從哪來、發到哪去、發了多少等環節,采取規范管理、完善制度、監督管理、專項治理等措施,切實維護和保障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堅決斬斷伸向惠民惠農資金的‘黑手’,確保黨的惠民惠農政策落地落實,讓惠民惠農資金‘一卡通’真正成為群眾的明白卡、放心卡、幸福卡。”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李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