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某、郭某濫發津補貼的案件,經審理小組審理完成,現將審理發現問題進行反饋,請根據案件實際對案件程序、證據材料進行核實補充完善……”這是蒙自市紀委監委派駐紀檢監察組審理小組給出的一張問題清單。
為解決派駐紀檢監察組人員少,自辦案件難以保證查審分離的現實問題,市紀委監委選出14名政治過硬、業務較強的紀檢監察干部組建派駐紀檢監察組審理小組,根據具體案件辦理情況和需要,堅持查審分離原則,采取一案一授權的方式,對紀檢監察組辦理的案件進行審理。案件審理室作為市紀委監委案件審理業務部門,對審理小組進行案件審理指導和把關,有效保障審理工作的需求。
紅河州紀委監委充分運用“2+1+1”監督機制,壓實橫向縱向“雙向”責任,將分散的力量整合起來,強化協作配合,提升監督執紀、審查調查工作實效,同時以紀律、法律為準繩,對案件進行全面審核,嚴格履行審核把關,強化監督制約職能,切實發揮案件審理工作的審核把關作用,不斷提升查辦案件工作質效。
開遠市建立“2+1+1”聯動協作機制,即由1個紀檢監察室負責聯系指導2個紀檢監察組和1個鄉鎮(街道)紀委,通過聯動開展日常監督、信訪受理、審查調查等具體工作。去年以來,有效推動派駐機構立案2件、鄉鎮(街道)紀委立案17件。
該州還切實發揮辦案骨干的“傳幫帶”作用,堅持實事求是,精準用好紀律和法律兩把尺子,不斷提升案件辦理的質量。彌勒市建立實施問題線索處置預警約談問責、派駐機構監督審查單元和交叉審理案件等工作機制,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監督調查處置,把好主體身份關、事實證據關、程序手續關、定性處理關、移送起訴關,做深做細案件審理案件質量自查自評等工作。
綠春縣建立問題線索處置預警機制,通過下發預警提示通知書、案件督辦通知書等形式,對每件問題線索進行跟蹤督辦,防止問題線索久拖不辦、久辦不結等現象發生,全面提升鄉鎮紀委審查調查質量和效率。
河口縣建立與公安、檢察院、法院的聯席會議機制,嚴把事實關、程序關、法律適用關,強化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提高審查調查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瀘西縣進一步做實做細審查調查“后半篇文章”,堅持“一案一總結”“一案一整改”做好案件剖析,針對審查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善用紀律檢查建議書和監察建議書,督促發案部門對某些領域存在制度漏洞、機制問題等舉一反三,進行整改,形成長效機制,實現“查辦一起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決一類問題”的效果。(馬月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