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從嚴追責“打板子” 激發擔當“真活力”

發布時間:2020-04-16 11:30:30   來源:楚雄州紀委監委

“作為副鄉長,我在對上級部署執行不力,對余某某戶錯評問題負有主要領導責任,組織上對我進行誡勉談話,我沒怨言……”近日,談起因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履職不力被問責一事,武定縣發窩鄉副鄉長沙某某言語中充滿了悔恨。

今年以來,全縣紀檢監察機關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靶向施策,精準發力。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認真開展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突出問題整治,加強對脫貧攻堅工作中盲目決策、弄虛作假、脫貧成效不精準等問題的監督檢查,對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違規違紀行為從嚴追責打“板子”,對符合條件的一線脫貧干部進行容錯糾錯,做到力度與溫度并舉,從而激發起廣大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的“真活力”

該縣結合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扶貧領域監督執問責工作形勢嚴峻的實際,嚴肅查處扶貧領域違規違紀違法問題,切實抓好漠視群眾利益專項整治,深入排查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對失底線、越紅線的行為敢于動真碰硬,把該打的板子堅決打下去。督促履行好“一崗雙責”,確保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落到實處,取得實效。今年以來受理扶貧領域線索78件,給予批評教育102人,給予黨紀處分5人,通報曝光3批次5人。

“全面從嚴治黨靠全黨、管全黨、治全黨的理念,而不能靠紀委監委一家‘單打獨斗’。”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抓住“關鍵少數”的同時,還將責任分解到組織、宣傳、統戰、政法等黨的工作部門,增強他們的主動問責意識,健全責任傳導、監督檢查、倒查追責的工作鏈條,與紀委監委同向發力,密切配合、相互協作,形成強化問責的整體合力。

為防止問責泛化、簡單化問題,確保問責工作精準,該縣牢牢把握實事求是原則,嚴格依規依紀問責。一方面規范完善啟動問責、組織調查、作出決定、督促執行等工作環節,推動問責制度化、規范化。另一方面,在問責過程中,不僅綜合考量問題性質、損失程度、社會影響等客觀后果,還要考慮責任人主動履職、擔當作為等主客觀因素,精準提出處理建議,做到寬嚴適度,避免畸輕畸重,確保問責工作的政治性、精準性和實效性。

在此基礎上,為使問責工作有力度更加有溫度,體現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該縣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原則,切實做好問責工作“后半篇文章”。今年,縣紀委監委領導帶隊,對2017年以來被問責的50名干部開展回訪教育,使他們放下思想包袱,輕裝上陣,為3名脫貧攻堅一線的領導干部進行容錯糾錯,旗幟鮮明的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擔當,為敢于負責的干部負責,讓干部消除顧慮、敢于擔當、大膽作為,在全縣上下形成支持改革者、鼓勵創新者、寬容失誤者、保護干事者的良好工作氛圍。

“全面從嚴治黨,嚴就嚴在剛性執紀,不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要以常態化的問責,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表示。(葉向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