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寧:建立健全制度機制 為區域政治生態精準“畫像”

發布時間:2020-04-21 11:20:10   來源:昆明市紀委監委

“群眾反映個別村組干部不按規定公開黨務、政務和財務,在集體‘三資’管理過程中,搞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集體資金不及時入賬的問題……”近日,晉寧區紀委信訪室經詢問信訪舉報相關承辦單位近期工作情況、查辦進度,綜合分析問題屬地分布特點,向相關單位發出了信訪預警通知,及時進行預警提醒。

今年,晉寧區紀委監委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機制,著力從信訪舉報、違紀違法具體案件、日常監督檢查、巡察中深挖問題,動態分析研判各單位的政治生態,為黨委決策提供參考。

建立信訪情況定期分析預警制度,從群眾反映中發現問題。以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受理的信訪舉報件為基礎,結合區域內重點領域、重點群體、重點問題、重點人員情況,全面分析黨員干部和基層黨組織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每月定期分析,及時向紀檢監察機關和相關單位(部門)發出預警通知書,督促責任單位及時化解矛盾、解決群眾問題,確保群眾反映問題早發現、早解決。1至3月,印發信訪預警提醒2期,分析信訪舉報28件。

實行廉情分析制度,從違規違紀違法行為中進行分析研判。每月匯總全區線索處置、違紀違法案件以及運用“四種形態”等相關數據,形成32類專項統計表格,擴展完善13項個人信息分類和5項案件基本情況,通過認真分類匯總數據、梳理制作圖表,深入分析一定時期內的案件特點、發案規律等,洞察紀檢監察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趨勢、新苗頭,深挖問題根源,查找風險漏洞,強化警示教育,整改突出問題,健全完善制度,助力打通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宣傳教育、整改落實、完善制度各個環節。1至3月,印發廉情分析報告2期。

抓在日常、嚴在經常,從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問題。印發《關于開展常態化專項紀律檢查的通知》,圍繞疫情防控、創建文明城市、脫貧攻堅、污染防治、優化營商環境、旅游市場秩序整治等重點工作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及時發現不作為、亂作為、失職瀆職等行為問題,批評教育52人(次),問責16人,黨紀政務處分16人;各派駐紀檢組發揮“前哨”“探頭”作用,開展“嵌入式”監督,通過列席“三重一大”會議、工作例會、開展實地走訪、專項檢查等方式,加強對駐在單位(部門)的監督指導,著力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把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實行區紀委區監委班子成員聯系指導鄉鎮紀檢監察工作制度,班子成員定期到各鄉鎮(街道)開展調研走訪、督促指導工作,掌握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焦點,了解農村基層的干部隊伍作風狀況,與鄉鎮(街道)共同分析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

推行巡察整改12項工作機制,做足巡察“后半篇文章”。為防止發現問題浮于表面、分析問題原因不深不透,確保發現問題精準,實行“三聽取一協調、組辦會審、多方會商”工作機制;為壓緊壓實各級各部門整改責任,防止巡察發現問題反饋后“一反了之”,整改責任不清、互相推諉扯皮,實行“兩約談一通報、三報告一清單跟蹤、巡察建議書”工作機制;為加強巡察移交問題線索承辦部門與巡察組的溝通、聯系,實行“問題線素處置溝通、部門監督聯動、對村巡察雙反饋”工作機制;為強化巡察整改結果運用,實行“三級聯動、群眾評判巡察整改成效、專項檢查”工作機制。

貫通運用“四種形態”,夯實責任同頻共振。一方面,督促各級黨委(黨組)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把運用“四種形態”納入管黨治黨的日常工作,黨委(黨組)書記履行全面從嚴治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及時提醒糾正和處理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另一方面,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認真履行監督責任,既用好第一種形態,又堅持有力削減存量、有效遏制增量,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努力實現“兩個責任”同頻共振,在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中相互配合、齊抓共管。1至3月,全區運用“四種形態”處理118人次,其中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理94人次,占比79.7%,運用第二種形態處理19人次,占比16.1%,運用第三種形態處理3人次,占比2.5%,運用第四種形態處理2人次,占比1.7%。

“要把政治生態建設作為管黨治黨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準確把握‘樹木’與‘森林’狀況,貫通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當好政治生態‘護林員’。要加強政治生態研判,從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從政治巡察發現問題,從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從日常監督檢查,從具體的違規違紀違法行為,從領導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透過現象看本質,綜合分析研判各部門單位的政治生態,為領導干部從政治上精準‘畫像’。”該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強調。(尹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