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帶班領導,你未能以上率下嚴守值班值守紀律,未從嚴要求值班人員遵守值守紀律,工作作風不嚴不實……”近日,在鶴慶縣水務局辦公室,縣紀委監委派駐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對該局清明節、民族節期間違反節假日值班值守紀律的黨員干部進行提醒談話時,直指問題不留情面,讓被談話對象如坐針氈、紅臉出汗。
近年來,鶴慶縣在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上持續發力,深挖細查隱形變異新“四風”,強化紀律作風建設,緊盯重要節點,常態化開展明察暗訪,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結合節假日特點,制定個性化明察暗訪工作方案,明確監督檢查重點,各個擊破、對癥下藥糾治“節日病”。對明察暗訪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核查,對一般性、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談話提醒、約談函詢,對頂風違紀、隱形變異違紀違規問題快查快處、嚴查嚴處。
該縣把點名道姓通報曝光作為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持續深入整治“四風”問題的重要舉措,堅持誰查處誰通報、定期通報和即時通報相結合的常態化通報曝光機制,凡屬于通報曝光范圍內的“四風”問題一律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形成震懾,持續釋放違紀必究、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清明節、民族節收假后,縣紀委監委對節日期間違反紀律作風規定的4個單位7名黨員干部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對紀律作風建設再要求再強調,警鐘長鳴、震懾常在。
該縣紀檢監察機關持續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在治“未病”上下功夫,對問題早發現、早查處,防微杜漸,切實發揮好提醒談話的警示警醒作用,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為黨員干部打好“預防針”。工作中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把脈,有的放矢,找準病因,精準施治。通過規范談話方式適用情形,對黨員干部和監察對象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進行談話提醒、約談函詢,通過有針對性、個性化、有溫度的談話,與被談話對象深入交流,觸動思想,讓被談話對象深刻認識錯誤、切實整改到位。
“讓有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黨員干部紅紅臉、出出汗,促使黨員干部養成從嚴從實紀律作風,防止把本來吃藥打針就能解決的小病,拖成需要開刀手術的大病,甚至病入膏肓不可救藥。”該縣紀委監委一名負責人介紹。
“今天的提醒談話振聾發聵,讓我如芒在背,放任小錯不改就會釀成大禍。今后我一定要模范帶頭遵守紀律作風規定,認真落實‘一崗雙責’,抓緊抓實行業系統的紀律作風建設。”一名被談話對象這樣說。(董曉燕 張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