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甸:活用“警示教育+” 增強紀檢監察干部“免疫力”

發布時間:2020-06-12 08:05:31   來源:昭通市紀委監委

“紀檢機關不是保險箱,紀檢干部也并不具備天然免疫力,面對自我監督的新問題新表現新挑戰,全縣紀檢監察干部決不能與監督對象吃吃喝喝、勾肩搭背,決不能擅自處置問題線索、跑風漏氣,接受請托說情抹案、干預審查調查,搞權力尋租、以案謀私、辦人情案關系案……”在全縣紀檢監察干部警示教育工作中,這是魯甸縣紀檢監察機關說得最多、強調得最多的一句話。

“早發現、早糾正、早處置是紀檢監察機關強化自我監督的一劑良藥,紀檢監察干部只有把監督當成一種關心、愛護和保護,增強執行規則的自覺性、自律性,才能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被濫用。”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李大捷說道。

近年來,魯甸縣紀檢監察機關按照打鐵必須自身硬的工作要求,立足自身存在問題和短板,著眼防范,在進一步強化能力提升的基礎上,采取“警示教育+日常提醒+常態約談+現身說法+以案促改”的方式,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監督,切實提升履職能力,淬煉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鐵軍”。

“紀檢監察干部要聚焦審查調查安全工作存在問題,做到自身硬、自身凈,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嚴格遵守中央、省、市紀委監委關于審查調查安全工作的各項規定及工作要求,牢牢守住‘雙安全’工作底線,推動全縣審查調查工作高質量發展。”

“我們將以本次約談為契機,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堅決克服執紀審查安全思想麻痹、疏忽大意等問題,牢牢守住安全防線,確保執紀審查安全‘零事故’。”

這是魯甸縣紀檢監察機關對3名紀檢監察干部辦案安全意識不強、執行規定不嚴的問題進行集中約談時的工作縮影。要求紀檢監察干部要引以為戒、舉一反三,牢固樹立安全防范意識,把好執紀審查安全“方向標”,以執紀審查安全各項規定和要求為準繩、為標桿,深刻反思執紀審查安全中存在的問題,牢牢守住執紀審查安全防線。

“整合監督力量,把日常監督做實做細,讓紀檢監察干部習慣在監督之下生活和工作。”魯甸縣紀檢監察機關整合干部監督室人員和力量,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等方式對全縣紀檢干部在上班紀律作風、日常履職盡責及請銷假制度落實等情況進行常態化監督,并進一步延伸監督盲區,把紀檢干部“八小時”之外的社交圈、生活圈納入監督范圍,為紀檢干部廉潔從政、陽光從政系上“雙保險”。

此外,全縣紀檢監察機關聚焦干部能力素質參差不齊、人情關系網難突破等因素,對監督執紀審查工作存在寬松軟等現象進行全面的檢視,加大“交叉辦案”力度,讓紀檢干部避開“朋友圈”“生活圈”“熟人圈”,解除后顧之憂,切實提升執紀審查質效。“‘交叉辦案’既減少外來干擾,提高效率,又讓群眾放心,還能有效保護辦案人員。”談起“交叉辦案”時魯甸縣紀委監委相關人員笑著回答道。

同時充分運用黨員大會、干部職工大會、民主生活會等重要時間節點和場所,采取案例通報、以案釋法、現身說法等方式,及時通報發生在紀檢監察系統內的違紀違法典型案例,用活典型案例“活教材”,用身邊事育身邊人,切實提高案件的威懾震懾效果,達到查處一個、通報一例、教育一片,震懾一批的目的。

“唯自凈者可以凈人,通過長期的學習、實踐、糾正,紀檢干部的規矩意識、辦案意識、能力意識得到明顯提升,人民群眾對紀檢干部的認可度、信任度、依賴度明顯提升,為人民群眾解難題、辦實事的信心倍增。”魯甸縣紀委副書記孟興輝表示。

今年1—5月,魯甸縣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刀刃向內,以“零容忍”的態度開展內部監督檢查2次,發現問題 個,提出意見建議3條,約談紀檢干部14人,通報曝光14人次,對1名不作為的干部調離紀檢監察系統,切實增強紀檢干部的“免疫力”。(林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