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有些不知所措,心想自己也沒做違紀違法的事,為什么紀檢組的同志就來找我談話。”日前,彌渡縣某單位干部李某某談起接到派駐紀檢監察組談話函詢一事時,感激地說,“非常感謝紀檢組同志的提醒,給我講清了問題嚴重性,今后我將認真整改。”
據了解,今年2月初,駐縣自然資源局紀檢監察組收到反映某單位職工李某不遵守上下班紀律,工作日飲酒,違規從事營利活動的問題線索,隨即,對李某某進行了函詢。
近年來,該縣紀檢監察系統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強化精準監督,前移監督關口,注重在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以上案例僅是該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精準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的一個縮影。據統計,今年以來,該縣各級紀檢監察組機關運用第一種形態約談函詢、批評教育62人次,占60.8%。
該縣不斷強化主體責任意識,著力在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加強日常管理監督,不斷筑牢黨員干部紀法防線。為把握運用好第一種形態,該縣對監督檢查、信訪舉報中反映出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進行提醒教育,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同時,縣紀委監委紀加強對鄉鎮紀委和派駐紀檢組的指導,按問題分類情況,明確處置方式,不斷提高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的精準度,及時查糾全面從嚴治黨中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為認真做好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的“后半篇文章”,該縣紀委監委還通過明察暗訪、現場調查等方式,定期對黨員干部接受第一種形態處理后的整改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弄虛作假、敷衍塞責、流于形式等情況,嚴肅追責問責,確保相關問題整改到位。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中央、省、州紀委全會精神,強化政治監督根本定位,聚焦日常監督、長期監督,實事求是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著力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不斷提高治理腐敗效能。”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董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