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談話對我觸動很大,感謝組織及時給我提醒,讓我深刻認識到自己平時工作中確實有不嚴不實不細的問題,今后我將汲取教訓,以更加扎實的作風努力做好本職工作,不辜負組織期望……”
近日,尋甸縣一村支書因脫貧攻堅工作不實受到鎮紀委提醒約談后深刻反省,并表態下步將認真履職盡責。
像這樣的咬耳扯袖、紅臉出汗,只是該縣紀委監委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強化監督,驅策干部履職盡責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該縣紀委監委堅持關口前移,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運用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誡勉談話等方式為干部“正骨整脊”,既直指問題、分析原因,闡明紀律的嚴肅性,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體現黨組織的關心愛護,幫助干部糾正錯誤、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我們聚焦主責主業,把力量向監督傾斜,注重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日常監督管理。”據該縣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主任丁曉芬介紹,該縣始終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堅持抓早抓小、關口前移,將提醒談話、誡勉談話、任前談話等作為實踐第一種形態的有力舉措,把對黨員干部的監督教育做到常態化。
在具體實踐中,該縣制定出臺《關于談話函詢工作的暫行辦法》,對談話函詢的基本原則、適用情形、啟用情形、操作流程等內容進行明確規定。采取嚴格的報批審批程序和監督制約程序,擬訂方案報領導審批,對《談話函詢呈批表》《談話函詢通知書》《談話函詢處置意見表》等文書進行統一規范,并及時將相關材料副本送至案管室備案。若采用談話方式,要求被談話對象所在單位負責人或紀委書記(紀檢組長)陪同談話;采用函詢方式,要求被函詢對象親筆書寫說明材料,并由單位主要領導審核把關、簽字背書,通過規范程序切實加強談話函詢嚴肅性和嚴謹性。
“開門見山的約談,可以直戳痛處,效果是顯而易見的,被約談的單位和個人在接受談話后,通過深入查找根源,認識到自身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然后及時加以改正,有利于更好地開展工作,這已經成為落實第一種形態的成功實踐。”尋甸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為了持續做好談話提醒“后半篇文章”,該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運用第一種形態的過程中還用以案釋紀的方式,講清講透黨紀黨規,幫助談話對象既認識到“紀嚴于法、紀在法前”,又認清問題的嚴重性。縣紀委監委案件監督管理室還對約談事項整改落實情況實行全程跟蹤、隨機抽查,根據各單位上報的月統計數據,結合約談臺賬記錄,逐人逐事進行比對核實,檢查約談責任是否盡到、約談事項是否屬實、約談整改是否到位,對整改落實不到位、打折扣的嚴肅問責,確保被談話對象對談話內容入心入腦,深入反省,認真整改,確保真正達到紅臉出汗排“毒素”效果。
據了解,今年以來,該縣共開展“四種形態”處理74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處理38人(次),第二種形態處理23人(次),第三種形態處理6人(次),第四種形態處理7人(次)。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充分運用好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把好第一道關口,在維護黨紀威嚴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保護干部、挽救干部,用常態化約談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倒逼責任落實。”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李秋仙 丁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