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政治監督 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發布時間:2020-02-25 10:17:34   來源:保山市紀委監委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云南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要培養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生態文化,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深入開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舉一反三,防微杜漸,避免重蹈覆轍。要強化權力制約監督,加強各方面的監督。領導干部要加強自我約束,堅決反對特權思想,教育管理好配偶和親屬。講話高瞻遠矚,切中云南黨風廉政建設的要害,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一個地方政治生態好,所有人都受益,政治生態不好,所有人都深受其害。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馮志禮指出,云南的政治生態不斷遭受“源頭式”污染,白恩培、仇和等“舊痛”未止,余毒未清,秦光榮等“新傷”又至,破窗效應帶來的影響更為惡劣。面對不良政治生態,一些黨員干部政治敏銳性差,見怪不怪、麻木不仁;有的明哲保身,成為“沉默的打多數”;有的缺乏政治安全感,附從“潛規則”;有的隨污逐流,不知敬畏,洞穿黨紀國法底線;有的缺乏正義感,是非顛倒,對政治污染的容忍度過高。政治生態好,大家心齊氣順,心無旁騖,把心思用在干事創業上。良好的政治生態本身是最好的發展環境。2019年,云南經濟增速9%,增速居全國前列,再次證明政治生態的修復對云南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推動作用,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影響和作用越來越明顯。也再次證明,秦光榮等人所謂“清理白恩培余毒讓干部不好干事,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是偽命題。政治生態不好,導致投機鉆營、潛規則盛行,破壞公平正義,搞面子工程、虛假政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最終會影響發展、葬送發展、破壞穩定。肅清流毒,首先要認識其嚴重危害性。就像新冠病毒一樣,沒有消滅病毒,切斷傳染源,每一個人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政治生態受到污染,一樣會傳染。紀檢監察機關作為政治機關,講政治是第一位的,政治監督是我們的首要職責,必須深化對政治監督內涵和規律的認識,找準工作的著力點,不斷加強政治監督工作。

必須把“兩個維護”作為政治監督的首要任務,嚴肅查處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黨的紀律最根本的任務就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實現黨在各個時期的任務。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擁有9000多萬黨員的大黨,如果沒有統一意志,步調不一,就會一盤散沙,就沒有凝聚力和戰斗力。鄧小平同志反復強調,任何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核心是要做到“兩個維護”。因此必須把“兩個維護”作為政治監督的首要任務,嚴肅查處違反政治紀律的行為。政治紀律也是具體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有明確規定,對那些口無遮攔、妄議中央大政方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對黨不忠誠、搞兩面派、做兩面人,搞山頭主義、團團伙伙,破壞黨的團結統一的行為必須堅決查處。

必須緊緊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重點工作加強政治監督。黨中央決策部署到哪里,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就必須跟進到哪里,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供堅強紀律保證,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這是紀檢監察機關作為政治機關的根本要求。講政治、做到“兩個維護”不是空喊口號,必須體現在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推動工作落實。反之,就不是真維護,而是假維護。當前,要緊緊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加強對“三大攻堅戰”監督檢查,目前還要加強對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人民戰各項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對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重點工作陽奉陰違、不貫徹不落實,或者貫徹落實不力造成不良影響的必須追責問責,確保黨的方針政策在本地區本部門得到貫徹落實。

必須突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重點,切實加強紀律作風建設。黨風事關黨的生死存亡。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黨風問題,出臺了中央八項規定,黨風煥然一新,一些沉珂陋習得以糾正。但是必須清醒認識“四風”問題有其頑固性和復雜性,當前一些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還存在,特別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問題依然突出。必須堅決查處不切實際、做表面文章、搞假大空,以文件貫徹文件、以會議貫徹會議,以及作風漂浮、迎來送往等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行為,切實為基層減負,把精力和心思用到干事創業上。

必須注重加強政治生態研判,透過現象看本質。要從履行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從擔當作為、推動工作以及重大突發事件處置,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從選人用人導向上,從日常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從具體的違規違紀違法行為,從領導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透過現象看本質,綜合研判一個單位的政治生態,為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從政治上畫畫像。我們每查處一個案件,都要從中找一找深層次的問題。有沒有違反政治紀律的問題,有沒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問題。對違反政治紀律、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及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必須一并堅決查處。從廣義上講,違反其他紀律都違反政治紀律,都對黨的肌體造成傷害、影響黨的形象。因此監督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要通過政治生態研判,提高治本功能,把監督關口前移,加強預防和警示教育,體現政治監督效果。

加強政治監督必須加強對選人用人的監督。吏治腐敗對政治生態的影響最為惡劣。必須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堅持好干部標準,嚴格執行選人用人程序,嚴把廉潔審查關,對政治上有問題的一票否決,嚴肅查處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

政治生態作為一個系統,涵蓋方方面面,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維護。各級黨委(黨組)必須高度重視涵養政治生態,始終把良好的政治生態作為最大的發展環境、最好的營商環境來呵護,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堅決清除“污染源”、清除“污染底泥”,徹底截斷“污染傳播途徑”,加強制度建設,規范權力運行,加大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加強對重要崗位和關鍵環節的監督,保護好“易感人群”。對破壞政治生態的行為敢于斗爭,堅決查處,及時清理。同時還要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形成全社會尊廉尚廉的良好風氣。

各級領導班子,每一個黨員,每一名領導干部,都是政治生態建設的守護者,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自身做起,嚴格自律,遵紀守法,做維護良好政治生態的表率。通過不懈努力,化風成俗,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保山市紀委監委派駐市委辦紀檢監察組  劉應生)